• 33阅读
  • 0回复

起伏心意伴篮球——记北京队主教练闵鹿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9
第8版(体育)
专栏:

  起伏心意伴篮球
  ——记北京队主教练闵鹿蕾
  本报记者 薛原
  每个人都曾有过内心的矛盾冲突。在闵鹿蕾当上北京首钢男篮主教练的这几个月里,他的心思伴随着球场上的胜负一同起起落落。直到阳春三月,北京队打入了联赛四强,整整一个冬天的征战也算有了不错的结局。闵鹿蕾这才腾出余暇回味做教练的甜酸苦辣。
  从队员到教练,留给闵鹿蕾转换角色的时间太短。去年11月10日,他翻开教练日记,记下了自己主持的第一次队会。23日,他就带队在北京工人体育馆迎战山东队,开始了联赛的转战。球队的热身磨合演练等等全都放到了实战中去摸索。首场负给山东队,虽然不算意外,可对于初掌帅印的闵鹿蕾来说,压力陡增。所以当北京队第二场一分险胜劲敌辽宁队后,闵鹿蕾曾略显激动地说:这场胜利证明了我们工作的努力。实际上,喜忧转折不断的日子对他来说这才刚刚开始。1997年的最后一天,北京队在客场以一分之差负于上海队,之后又接连输给山东、辽宁。名次也跌到了第七。在先农坛体育场的教练员宿舍里,闵鹿蕾愁眉不展,却又不能在队员面前显露出来。灰暗的天气、灰暗的战绩,如果再加上灰暗的士气,北京队也许又会陷入上个赛季保级的灰暗漩涡中去。所幸的是,闵鹿蕾咬牙顶过这段日子,等到了转机的出现。
  现在回想这些“难捱”的日子,闵鹿蕾总不忘提起恩师马家驿对他的鼓励和指点。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教练员,前辈的点拨此时显得那么重要。而教练班子的齐心、球队的团结、战术的丰富,也使一向遇弱不强、不善打逆风球的北京队慢慢发生着变化。
  在1998年春节前的最后一场球里,北京队击败空军队。拿下这场被闵鹿蕾称为“保八争六关键之战”后,全队在春节期间进行了高质量的训练,春节后连战连捷,直至预赛结束一场未输,攀上第四。
  闵鹿蕾并不讳言打入四强“有运气的成分”。预赛期间,北京队始终在第六名上下徘徊,直到预赛最后一轮击败上海队后,北京队这个赛季第一次当上“老四”,就坐定了这个位置,的确算幸运。不过竞技场上,除了实力的对抗外,能够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不也正是动人心弦之处吗?
  说起当教练的体会,闵鹿蕾实话实说:“真有没办法的时候。”那种看着对手的联防就是攻不进去的感受让人心焦不已。所以他也特想踏踏实实地“充充电”。
  闵鹿蕾最想干的事儿其实是带一群小孩,当业余体校的教练。那种自在随心,不必成为众人焦点的生活也许更符合他随和的性格。不过,在联赛这个舞台上能够一试身手,感受风险、胜负、刺激,对他也颇多吸引之处。
  失利时有过怀疑、沮丧;胜利时和队员一样也会掩饰不住欣喜;联赛结束后想好好休息一个月;下个赛季想培养一名年轻的核心后卫,就像当年球场上的自己。这就是刚当上主教练的闵鹿蕾,心思细密但并不掩饰自己的弱点,坦诚待人唯求无愧于心。从一名成功的球员到一名成功的教练,他要证明自己的东西还有很多。(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