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阅读
  • 0回复

洗土豆的洗衣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6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各抒己见

  洗土豆的洗衣机?
  田俊荣
  据说四川农民在“3·15”投拆时反映,海尔洗衣机质量不好。不好在哪里呢?你看,农民们不仅拿它洗衣服,还用它洗土豆、地瓜。结果发现泥巴糊糊将下水管堵死了。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听说后,第一反应与常人一样,很是吃惊。第二个反应就不像常人那样“扑嗤”一声,喷饭喷酒,笑老农“刘姥姥”相,而是果断拍板:开发一种出水管子粗大的洗衣机,既可洗衣服,又可洗土豆和地瓜。
  海尔真“聪明”。现在是买方市场了,面对商品积压,有些企业只会嚷嚷:“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殊不知,商品要不疲软,要有特色,要创造有效需求,只有尊重消费者的偏好。农民说海尔的话是有些愚鲁,可换个视角看,不正提供了一条开发新产品的信息吗?
  再说,买方市场下,一些企业借口“兔子急了还咬人”,往往钻法律的空子,打规则的“擦边球”,搞不正当竞争。而“3·15”教会了中国老百姓如何当上帝,告诫他们不要“心太软”。市场经济好比一台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对手戏”,如果对手软弱,整体演出的水平也不会高。消费者这头强化对自己权益的保护,强化“以脚投票”;经营者那头,“急兔”式的企业就遭淘汰,众企业就会强化公平竞争,这台戏也就更精彩。
  看来,对于想做点事的企业而言,“3·15”不该是“受难日”,而是一个好节日。
  大多数企业认识到这一点的一天迟早会来临。这有国外“3·15运动”发展普遍经历的四个阶段可以为证。第一阶段是新闻主导阶段。五六十年代,美国、日本的不少记者常常端着相机去食品生产车间照下肮脏的场景,予以曝光。第二、三阶段分别是消费者组织主导阶段和政府主导阶段。随后,企业主导阶段悄然降临。企业将保护消费者权益看作竞争生存的重要手段,保护消费者便成了企业的自觉行为。日本的一些企业,特意延请家庭主妇参与编写产品说明书,使之通俗明白不误导;美国的一些超级市场顾客可以自己使用条形码扫描器结账,为的是让顾客充分放心。
  我想,什么时候,全社会,尤其是经营者,不仅仅从良心和道义角度出发来关心、爱护消费者,还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自觉、自愿地关心、爱护消费者,那么,消费者权益保护算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