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中关村 “商情”汹涌待规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0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中关村 “商情”汹涌待规范
  郑悦
  有这么一种说法,说只要你手中有一本被统称为“商情”的刊物,如《联合商情》、《慧聪商情》、《每日商情》等,就能在北京中关村买到全中国最便宜的电子产品。在这些刊物里,分类汇编了中关村大部分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报价。只要一个电话打过去,就可以询价、比价、杀价,不愁拿不到最称心的价格。据了解,中关村现有的三四千家公司中,有八成以上成为了他们的广告客户。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主要是经销商的集成。做电脑的也好,做打印的也好,做电源、电脑配件的也好,就那么几个品牌,不过是不同层次、不同实力的经销商。在这种状况下,价格就有可能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使价格透明的“商情”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那么“商情”这种刊物是否合法,工商部门对它的现状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国家工商局在《印刷品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商情”各种经营行为都定下了明确的规范,但只能管到合法“商情”出版者。现有的“商情”大多数没有经过任何机关审批,是非法的,主办者的地址是那些“商情”的核心机密。
  据了解,在同样是产品相对集中,经销商云集的建材市场、汽车市场,“商情”也渐渐兴旺。“商情”业在中关村的发展轨迹,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这个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规范“商情”业的运作,使其有序化发展,并为市场的有序化作出贡献,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