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文化建设就是提高人的素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21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文化建设就是提高人的素质
  韩庆祥 刘宝来
  “十五大报告”郑重地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并把文化建设同提高国民素质内在联系起来,这深刻阐明了人的素质提高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所具有的实质性意义。质言之,文化建设实质就是提高人的素质。
  文化在深层本质上是指向人的。文化主要有三层涵义:文化首先是一种价值观念体系,这是活动主体的理念、思想和精神层面;文化也是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这是活动的社会性层面;文化还是人格培养和个性形成的活动过程,这是活动本身的层面。这三种意义上的文化都是围绕人且指向人的,其实质和功能,归结为一点就是塑造人及提高人的素质。
  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来看,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来自现代化建设对人的高素质要求的认识。换言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高素质要求,决定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面对四个基本的客观事实:一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证明并推动了人的素质的发展,为人的素质发展和人的积极创造精神的发挥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开辟了巨大可能性,从而使人作为首要生产力和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使人的主体、主观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急速增长。二是现实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人的要求。我们正处在小康社会。在小康社会,人们追求的不是“吃得饱”,而是“吃得好”,不是“活下去”,而是“活得好”,这就是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要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去创造高质量的生活,生产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又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去消费。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这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而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就必须提高人的素质。三是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人的要求。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对立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但是,思想文化的矛盾和斗争一刻没有停止过。可以说,用思想文化侵略并控制全球,利用思想文化渗透来实现其利益,是当今霸权主义的新伎俩。美国学者公然宣称,未来的竞争主要是思想文化的竞争。思想文化竞争,实际上是从思想文化上攻心、夺取人心的竞争。在这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竞争面前,如何提高人的辨别力和思想上的坚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谁缺乏辨别力及思想上的坚定性,谁就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被打败。四是解决人口负担问题对人的要求。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问题。人口多是既成的客观事实,关键在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解决得好,人口多就会变成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人口阻力就会变成人口动力,人口包袱就会变成人口财富。而要解决好人口问题,关键在于开发好人力资源并使其变成人才资源。上述事实表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着力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而这又决定着文化建设的迫切重要性,因为文化建设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的重要方式、途径和手段。
  人的能力和素质如何,人的积极性如何,事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要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加强文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因为:其一,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共同的文化蕴含着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和精神,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人,也具有共同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因而这种文化对人就有着强大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激励力。其二,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方式,因而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要具体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就必须坚持经济文化一体化。这不仅是因为现代化经济发展日益采取文化的方式,注重其文化含量,而且因为现代化文化的发展也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经济含量。这种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也日益显示出文化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为此,我国文化建设的任务,就必然落实到提高人的素质上来。
  “十五大报告”在从国民素质角度阐述我国文化建设的迫切重要性和任务之后,接着又深入而全面地论述了如何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的问题。其一以贯之的精神,就是把文化建设的实质从根本上归结为提高国民素质。
  首先是理念层,这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人格和国民素质进行理念设计,以“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这一层具有根本性。在价值观念上,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在道德品格上,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在能力水平上,要培养专门人才,增强和提高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依法办事能力、拒腐防变能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等。这是“十五大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它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人的能力的新要求。在精神状态上,要发扬首创精神、勇于开拓精神和积极进取精神,在社会心理上,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恪守原则规范;在思维方式上,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反对从本本出发,要立足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研究各种问题,克服只面对“过去”不面对现实和未来,只注重形而上的思考而不关注活生生的、发展着的现实生活的“书斋式”研究的局限。
  其次是原则层,这就是强调文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要遵循的方法论。总的原则是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具体说主要有:①“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这就是要注意人格要求上的层次性;②既注重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更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就是坚持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③既坚持党性原则,又坚持实事求是,这就是在新闻宣传上要坚持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统一;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这就是在优秀作品的创作上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⑤“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这就是在文化市场建设上要坚持“两手抓”原则;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就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上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原则。
  再次是基础层,这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应把科学和教育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并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发展教育,应着重在教育队伍、教育方针、教育形式、教育结构、教育改革、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发展科学,应在科技水平、科技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发明等方面下功夫。
  最后是操作层,这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的具体措施。在文化建设的客体方面,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人的素质提供文化载体、阵地和场所;在文化建设的主体方面,要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并同广大工人、农民一起,为文化建设而努力。
  总之,不管文化建设采取何种措施和形式,最终都必须落脚到人的素质提高和人力资源开发上来,不能只见原则、方案、纲领、计划和措施而不见人,否则,文化建设就是不彻底的,就会走向形式主义。文化建设要彻底,就必须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一根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