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美国调整非洲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24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美国调整非洲政策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李云飞
  本月22日起,克林顿总统开始访问加纳、乌干达、卢旺达、南非、博茨瓦纳和塞内加尔等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国家。时隔20年,美国在职总统重新踏足这一地区,这是去年以来美国推行全方位外交的继续,也是克林顿政府调整其对非洲政策的一个重要标志。
  广袤的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经济发展前景。近年来,非洲地区的政治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努力发展经济、成果喜人,区域合作活跃,外来投资增加。大多数非洲国家最近几年经济一直保持在4%以上的增长势头。非洲地区的变化十分引人注目。非洲正面临振兴的良好机遇。
  冷战结束后,非洲地区一度受到西方国家的冷落。随着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分量加重,非洲再度引起各方重视。一些西方国家纷纷调整对非洲的政策,扩大在这个地区的政治影响,以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美国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去年在美国丹佛召开的八国首脑会议上,非洲问题被列入会议议程;克林顿总统6月中旬提出了“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倡议”;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出使非洲7国;不久前,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非洲发展与机遇法案》。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仍处于相对稳定、恢复和发展阶段。1996年,美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额为210亿美元,其中美国向该地区的出口不到60亿美元。虽然美国与该地区的贸易额在西方国家中只占第五位,但它却是该地区最大的出口市场。根据众议院《非洲发展与机遇法案》,美国将在一定条件下取消从撒哈拉以南国家进口纺织品的关税和配额。目前美国从这些国家进口的纺织品每年约3.8亿美元,还不及它每年进口纺织品总额460亿美元的1%。预计取消关税和配额后,美国从这些国家进口的纺织品将大幅上升。法案还提议成立美—非自由贸易区。法案的实施意味着美国对非政策从“援助”向“贸易”的转变迈出了重要一步。而美国方面取消关税和配额的前提是这些国家必须开放贸易和投资市场,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美国扩大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
  美国的举措也反映了美法两国近年来在非洲地区进行的激烈角逐。法国与非洲有着密切的传统关系,美国的这种进取态势,自然会与法国在非洲的利益发生冲突。美法两国在非洲地区的许多问题上针锋相对。法国为扩大在非洲的政治影响和战略利益,也在加紧调整对非政策。它一方面削减其在非洲地区的驻军,不再直接插手非洲国家的事务,另一方面则同非洲国家建立平等伙伴关系,并且推行“援助”与“投资”并举的方针,力图保持与非洲法语国家的传统联系。美国则在去年提出建立非洲维和部队的设想,准备每年拿出2000万美元向非洲有关国家派遣美军顾问,以培训一支800人的维和部队;于是法国提出要在科特迪瓦组建一个培训中心,今年提供3000万美元用于购置交通、通讯等军事设备,以装备一个营编制的部队。美法在非洲的矛盾难以避免,角逐还会进行下去。
  克林顿总统这次出访除了进行双边会谈外,还将与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举行一次小型首脑会议。但是,美国与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上的分歧能否得到弥合还要进一步观察。美国推行新的对非政策还会受到某些内外因素的掣肘,并且势必受到法国的挑战。
  (本报华盛顿3月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