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树茂皆因植根深——记哈尔滨市“助残公仆”陆文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树茂皆因植根深
  ——记哈尔滨市“助残公仆”陆文君
  鲍宏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陆文君,多年来以他朴素的感情和扎实的作风,成了辖区内残疾人及其家属的知心朋友,被人们称为“助残公仆”。
  一次,当时任道里区常务副区长的陆文君,在走访贫困残疾人的活动中,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疾苦。政府救济的款项对于众多的残疾人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而他认识的许多个体大户非常阔绰。何不动员他们来救济一下这些贫苦的残疾人?于是,老陆利用一个上午拨打了几个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意图。老陆没出办公室,6万元集资到手了。他想:个体户能有如此境界,我们的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又怎能袖手旁观呢?于是,在老陆的倡导下,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道里区的干部、党员踊跃捐款。短短几天,70余万元扶残、助残资金被筹集上来。道里区政府决定将此项资金作为扶残解困专项资金,本金不动,利息作为区内特困残疾人的定补资金,每月每人100元。1996年起至今全区共有79户享受这一待遇。
  身为一区之长的陆文君,尽管工作千头万绪,可心中还是忘不了对残疾人的那份牵挂。每次下基层他都让基层的同志帮他找个贫困的残疾户,前去探望一下。几年来他共探视了360多个残疾户;每年正月初一,他都要到四五个残疾人家庭拜年。残疾人的贫困和病痛,时常让他禁不住自己的泪水。
  正是因为他与处在最低生活线的广大残疾朋友有如此深入的接触,他才在全区提出了“换位思考动真情,调查研究办实事,启动社会抓思想,扶残解困促稳定”的助残工作指导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全区2万余残疾人有3000多人被安置到市场就业,有180户享受结对子定补,有79户享受基金会的定补,有33户享受来自企业的定补照顾。这个区还投资近百万元建立了近482平方米的残疾人康复训练中心,开展了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和智残儿童康复训练。
  国家是树,人民为根,树茂皆因植根深。“助残公仆”陆文君以他浓浓的爱民情怀感染着周围的同事,感染着他的下属和朋友们。他们的行为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全区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