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为相声现状会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20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为相声现状会诊
相声是我国大众特别喜欢的民族艺术,曾有一批精彩的段子、漂亮的包袱和耐人寻味的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会心的笑声。然而今日的相声已经失去往昔的光泽,让观众越来越感到说得枯燥,演得无聊,笑得勉强。就此本报记者杜英姿、刘琼、袁晞采访了一些行家和热心观众,请他们——
  直面现实 增加锋芒
  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期间,记者就相声现状请相声艺术家马季和戏剧家魏明伦发表见解。他们心直口快,当即议论起来。
  马季:有人说题材限制和演员素质低是相声搞不好的主要原因,我认为不是这样。前些年相声火的时候,也是这些人演,题材也有限制。我认为相声上不去,根本是时代在发展,我们的认识上不去。相声有纪实性,要反映时代的声音,对现实能否认识清楚是关键,搞不清楚,实践就有困难。现在我们常常是把一些理解不清的问题套上一些技巧就开演,只能靠过去的技巧炒冷饭。在大改革、大变动的年代,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提高认识是根本,思想能跟上,搞出好节目就不难。
  魏明伦:相声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可以批评现实。讽刺是相声的主要特点,其次是幽默。侯宝林先生的《改行》、《关公战秦琼》就是很高的讽刺,所以成为传世的经典。刚粉碎“四人帮”时,一切都可以对着“四人帮”,相声有大的讽刺对象,所以受老百姓欢迎。现在情况不同了,相声找不准讽刺对象,婆婆又多,讽刺一件事就有人对号入座。与相声异曲同工的杂文和漫画通过编辑、主编便可以面对读者。相声则不同,审审改改,锋芒和棱角全没了。
  相声本身也有局限,在艺术中毕竟是小菜。70年代后期,相声影响最大的时候,是因为别的艺术形式没缓过劲来,后来别的艺术上来了,相声就衰落了,现在文艺形式更多样了,相声的发展却更慢了。还有,现在大作家、大艺术家都不写相声,也是没有好作品的原因。
  (左上图为马季,右为魏明伦。徐烨 吴金明摄)(附图片)
  漫画家方成说:
  语言根底浅的人与幽默无缘
  漫画和相声都是幽默艺术。当记者就“相声的现状及出路”采访漫画家方成这位相声“票友”时,他以一个设问句开始了谈话。
  侯宝林为什么能成为相声的一代宗师?
  相声的幽默,不是各种怪声,而是一种曲折的语言方式。幽默是语言的艺术化,没有一定文化修养很难掌握。事实上,语言根底浅的人根本分不清幽默和滑稽的关系,与幽默无缘。从前一些说相声的经常通过插科打诨,“我是你爸爸”、“你是我孙子”,相互占便宜来搞笑。近来这种势头又有抬升。这不是幽默,这只是胳肢人,强迫人笑,充其量是滑稽。侯宝林的表演则不然,没有怪里怪气的声态,完全是喜剧式表演。
  大字不识一个的侯宝林,解放后才扫的盲,却达到相声艺术的高峰,靠的是勤奋和文人的帮助。侯宝林解放前在天桥“撂地”(指旧时艺人沿街设摊卖艺),观众是“刮风减半,下雨全无”,一天几个场子赶下来挣的钱不够买两棵大白菜。当时为吸引观众,每场表演都必须有新东西。侯宝林的身边积聚了一群有文化的旗人专门为他写段子。就这样,侯宝林前后学了100多个相声段子,“撂地”为侯宝林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解放后,侯宝林当选人大代表,政治地位提高了,无柴米之虞,但还结识老舍这样学养深厚的文化人。侯宝林勤苦极了,不懂就向老舍等人求教,语言修养提高得特别快。旧时相声为招徕观众,常有“臭活”(即荤段子),但技巧上有许多可取之处。侯宝林着手修改旧段子,经其修改的每个新段子文字简练,结构严谨,别人一个字也动不了。
  方成又说,写本子需要懂生活。传统相声之所以受欢迎,就因为贴近生活,说的是平民生活里的柴米油盐、婚丧嫁娶。如今,相声演员只要一出门就带口罩,因为后面总有“追星族”,如何感受生活?没有生活基础,相声演员只好硬编,观众当然不买账。演员写不了本子,相声作家不愿意写。写一个本子,绞尽脑汁,稿费至多百把元;表演相声的一上台,就成万的往口袋里装钱。许多懂相声会表演文化程度较高的相声作家因此心理不平衡,纷纷改行写电视剧本了。相声,大家都喜欢,没它不行,但编不出好本子,大家肯定不会捧场。因此方成建议可否出台一个办法,对作者和演员的收入加以调节,以保证创作者的收入,不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穷了作者富了演员。
  他还指出,过去一个师傅的段子可以教给许多徒弟,经过众人修改过的段子才能日臻完美。可现在,张三说的段子,李四就不能说,都成了“专段”。其实无论谁的段子,只要说出彩来,就有观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