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34年学雷锋 ——记丹阳蒋墅“八姑娘民兵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2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34年学雷锋
  ——记丹阳蒋墅“八姑娘民兵班”
  夏立俊 王留荣 杨建军
  2月6日,正月初十,虎年的春天来得似乎比往年早。江苏省丹阳市蒋墅镇“八姑娘民兵班”第十二任班长余建芬、副班长周红芬等八姐妹,带着学习、生活用品,来到该镇归真村,为在淮海工学院上大学的孤儿姜惠娜姑娘送行。两年来,在“八姑娘民兵班”的热情关心、资助下,姜惠娜才完成了高中学业,上了大学。望着8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姐姐,姜惠娜激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
  像这样扶困助人的好事,“八姑娘民兵班”做了一件又一件,一做就是34年。这个光荣的集体从1964年成立至今,班长换了12任,成员进出68人。34年来,在雷锋精神的哺育下,她们凭着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奉献的精神和真挚的情感,把“爱心献社会、热心献事业”的班风传了一代又一代。
  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如强劲东风吹遍神州大地。在美丽的鹤溪河畔蒋墅镇河湾里村,雷锋精神激荡着共青团员姜国英、杨春秀、姜多芬等8位姑娘的心扉,她们自觉组织起来。1964年3月10日,在党组织关怀下,结合地方民兵建设,“八姑娘民兵班”成立了。
  她们心甘情愿地承担起照料本村孤寡老人张爱华的责任。从1964年到1975年老人去世,民兵班的姑娘轮流服侍她12年,视如亲人一般。
  1970年,75岁高龄的张爱华老人中风瘫痪了,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她们白天黑夜轮流服侍,谁也没叫过苦,喊过累。在那个困难的年代,为了筹钱给老人看病抓药,“八姑娘”曾像小伙子一样,下河摸河蚌、捉鱼虾,也曾卖过自家的兔、羊和鸡蛋。1975年,81岁的张爱华老人在床上躺了6年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此后,“八姑娘民兵班”又相继照顾了本村和邻村的另外3名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在蒋墅敬老院,“八姑娘”坚持每周两次为老人服务。从老人慈祥欣慰的笑脸上,她们感受到“时代需要雷锋”。蒋墅镇一个公共汽车停靠点,没有候车亭,“八姑娘”买来材料,自己动手建起了候车亭。看到旅客悠闲候车,不再为烈日、暴雨叫苦不迭时,她们感受到“社会需要雷锋”。夏收时节,村民姜全娣自己刚动过手术,丈夫因公出差,家里麦子无人收割,“八姑娘”及时来到田头,经过一天奋战,5亩小麦全部进了粮仓。1983年以来,“八姑娘民兵班”以助耕队的形式,经常奔忙在村头田野之间,为全村军烈属、缺劳户义务劳动近千个工日,割麦插秧800多亩。从姜大嫂这样农户感谢的目光中,“八姑娘”感受到“人民需要雷锋”……
  在新的历史时期,“八姑娘”又在思索,如何才能紧贴新时代,在保持传统做法的基础上,把学雷锋活动引向更广的天地。扶贫解困,热情助学,成了“八姑娘”学雷锋活动中的新内容。她们资助贫困户、退伍军人姜金方搞养殖,使他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负担孤儿马建荣上小学;带头捐款解决大学生王科开学费用……
  “八姑娘民兵班”还自排自演具有乡村特点和时代气息的文艺节目;在镇中心开设读报栏,在厂内开办板报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丹阳看守所,为犯人作报告;帮助镇中心小学创立“小八姑娘班”;还走出丹阳,与镇江市“八小伙民兵班”结成精神文明对子,在镇江福利院,联手开展“学雷锋便民活动”……
  34年来,这个令人崇敬的群体,以自己的行动,发扬光大雷锋精神,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先后受到省、市、县嘉奖145次。1984年荣立集体二等功,1990年被镇江市政府、镇江军分区授予“学雷锋模范民兵班”荣誉称号,1993年被省妇联评为“拥军工作先进集体”。
  (压题照片由杨建军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