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树葬与树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27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树葬与树碑
  傅振国
  阳春三月是植树造林的季节,清明是祭祖上坟的日子,两件事连在一起,我便想到这条丧葬改革的建议:死一个人,栽一棵树。
  土葬是死人占活人的地,早就倡导改革。火化算是文明先进,但是有一个遗留的问题:骨灰盒往哪里放?很多北京人去世后,骨灰存放八宝山,密密麻麻,挤挤挨挨,一批批,一代代,占地还是在扩大。
  各国各地,为什么大都要为死去的人建坟墓?恐怕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在起作用:那里面埋葬着祖先亲人的遗骨,活着的人祭祖上坟,需有一个寄托哀思、表达怀念之情的标志。农村有些地方,遗体火化之后,仍然要建座坟墓将骨灰盒埋葬起来,这是因为没有解决人们寄托哀思的“标志”问题。
  我想,能否在城市的郊区、农村村落的边沿,划出准备绿化的荒山荒地作为墓场。遗体火化之后,将骨灰盒挖坑埋葬,上栽一棵树,旁边刻石标记,是坟场,也是林场,将土葬火化的优点结合起来,又和植树绿化结合起来,姑且称为“树葬”吧。
  其好处有五:
  人死了,好比一片树叶飘落,来于自然,归化自然。死后滋养一棵树,给后人留一片阴凉,给大地增一分绿意。生前为社会作奉献,死后遗体还能造福人类、自然。对死者来说,是值得欣慰的。
  对活着的人来说,那棵树便是逝去亲人的形象和化身,是寄托哀思与怀念的标志。清明祭祖上坟,面对大树跪拜,风吹树叶,飒飒作响,便是亲人与你低语;抚摸树干,便是与亲人执手相看。这是最能够表达哀思的方式。
  “树葬”还有久长的纪念意义。陕西汉中的武侯墓里,二十余棵三国时栽下的汉柏,至今郁郁葱葱,已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了。瞻望古柏,自然想象诸葛丞相为蜀汉鞠躬尽瘁的形象。荔树、樟树、桂树、楠木、银杏都能长寿。况且,护林之人,在树枯之后,还可以在原地为你重栽新树,更能传之久远。
  还可生前栽树,死后骨灰葬于树下。人老了,可以凭自己的喜爱,选身后的形象:敬松的植松,爱柏的栽柏,恋柳的插柳,喜竹的种竹。夫妻合葬,栽两棵树,便是“在地愿为连理枝”。知己好友,可将“生树”栽在相近之处,死后亦可促膝相谈,不会“遍插茱萸少一人”了。
  人们忌毁祖坟,当然也会忌毁“祖树”、“树碑”;尊敬死者,自然对代表死者形象的树木爱护有加。中国人在丧葬方面的文化观念在这里演变的结果都有利于一个目标: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想象吧:村里的老人一辈辈逝去,村外的树林一片片延续,成为村庄的守护林。城里人死后,一批批“搬迁”到风景优美的市郊,又建成一座森林的城市。森林城的“老人”为住着他们后代的水泥城挡住风沙进袭,送去风调雨顺。
  假如“树葬”形成习俗,世世代代传之久远,那是多么可观的景象啊。我为我的想象激动了,我也想留一句遗言:
  “葬我于高山兮,伴之以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