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中日宏观经济体制模式比较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08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中日宏观经济体制模式比较研究》
  □刘东杰
  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张今声和刘延平主编的《中日宏观经济体制模式比较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作者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侧重对中日宏观管理体制进行较系统的比较和分析,包括正面效应、负面效应及其动态发展进程,同时注意东西方不同模式的比较对照,从中发掘出有利于我国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实际经验。
  通览全书,有以下特点:第一,观点鲜明。作者认为,传统体制的弊端,集中体现为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过多、管得过死,所以增强企业活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必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前提,从改革宏观经济体制入手。十几年来我国为搞活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不能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第二,容量丰富、系统。该书主要对中日经济模式以及政府机构、职能与行为进行比较研究,论述了日本政府的经济职能及机构设置和我国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为效率的对策;对中日两国所有制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了差异性问题;对中日两国的宏观经济调节机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与高新产业开发、社会保障体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日本国土资源管理、外贸体制与政策均作了详细的介绍、剖析,提出了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和深化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该书以丰富的资料使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三,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关于日本的资料和数据,作者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和中、日两国政府有关文献以及作者进行的实地调查等,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本书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比如在第二章政府机构、职能与行为比较研究中,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本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机构设置,以图表和文字并重的形式反映其内容,让人一目了然,而后找出日本政府行为的特征。最后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关于我国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为效率的对策,提出了实现政府行为的合理定位,转变政府的行为方式和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关建议,因此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