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走近“自主择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01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社会调查

  走近“自主择业”
  本报记者 周朗 王莹
  自主择业,在我国已经走近颇具优越感的大学生。这也是我国高校招生、分配制度变革的直接结果。
  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高校长期实行“统一招生,免费入学,统一分配”的原则。此后则先是除统一招生外,出现了由用人单位或个人出资的委培生和自费生。这样两种招生方式并存的情况被称做“双轨制”。“双轨制”虽然满足了一些单位、艰苦地区和行业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利于调动高校办学积极性,也打破了国家包分配的传统做法。然而,随着委培生和自费生的比例不断上升,“双轨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两种计划下两条录取分数线的差距越来越大,“分不够,钱来凑”的现象有违教育的规律,客观上给不正之风提供了可乘之隙,更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困难。因此,1994年40多所高校率先进行“并轨”试点,以后几年试点范围逐渐扩大。到1997年,全国高校招生并轨工作已基本完成。
  “双轨制”时,统招生依然实行统一分配,委培生回委培单位就业,自费生自谋职业;并轨后实行学生缴费上学,毕业时自主择业。
  第一届“并轨生”现正面临着毕业分配。今年,北京地区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3所高校的6126名毕业生中,实行自主择业试点。
  自主择业 各方击掌
  据了解,自主择业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国家不再承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包分配的义务;国家给予毕业生选择就业的自主权;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
  自主择业和学校包分配的最大不同是,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社会的意识都增强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处梁老师说,实行自主择业,好处很多。一是很多学生通过自己找工作,增强了对社会的了解,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二是对用人单位有利。用人单位在决定录用哪个学生时,已对学生有所了解,使用时比较放心。至于学校方面,虽然实行自主择业后工作更繁重了,但见到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满意,再苦再累也高兴。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面临分配的毕业生都在忙忙碌碌:寄简历、上门“推销”自己、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大多数毕业生都为找工作配了寻呼机,用一位女同学的话来说,现代社会里信息交流是第一重要的。信息,就意味着机会!
  期望之值 务求实际
  采访中我们听到一些毕业生抱怨:现在到处都是人才饱和,自主择业太难了。学校负责分配工作的老师也说:这两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
  的确,这两年由于国家人事制度改革,机构变动,人员精减,加上一些国有企业经营情况不好,对高校毕业生分配有一定影响。但这仅是事情的一方面,绝不是事情的全部。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的统计,全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总人口的3%,就连人才最密集的北京地区也只达到13%,与发达国家30%到50%的比例还相差很远。这说明,我国还远没有到人才饱和的地步,目前只是在地区及行业、部门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或曰“局部人才集中”。
  大学生感到自主择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工作的选择上普遍期望值过高。大家都往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挤,基层和边远地区少有人愿去。在北京高校,流行着“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说法,大家都挤破脑袋想留京。但是实行自主择业后,国家对留京指标仍有一定的政策控制,学生想得到指标,须在学校的综合评测中名次靠前,这就使得自主择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北京到底好在哪里?大多数学生回答,北京是首都,有很好的文化氛围,机会多,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利。有的毕业生为留京,先找一个差不多的工作做“跳板”,拿到北京户口再“跳槽”。
  现在的大学生人生经历普遍比较单纯,都是父母和老师的宠儿,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自我意识很强。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使他们的就业观既有着现代的一面,又有着传统的一面。很多学生在向往毕业后能发挥特长、干一番事业的同时,又非常在意户口所在地及国家干部的身份、待遇,甚至工作单位的级别。
  针对上述情况,教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学校负责分配工作的老师不断提醒毕业生:要从实际出发,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北京大学毕业生分配办公室主任李国忠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确实有不少单位在要人时注明不要女生,但从北大的情况看,往往女生比男生能更早地落实工作单位,原因是女生更实际。
  合理流动 量材用人
  从国家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让毕业生从计划走向市场,昭示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如何通过自主择业,使国家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得到合理使用,是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
  北京化工学院学生工作部的姜老师在分析大学生不愿意去基层的原因时,讲到存在这样的情况:经过学校动员,一部分学生去了基层,但得不到很好地使用,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这种信息反馈回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现在社会上一些效益好、待遇高的行业单位(如金融、外贸等)引得自主择业的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趋之若鹜。这些单位出于种种考虑,往往把高学历作为录用的首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浪费,被录用者也常有“高能低就”的感觉。
  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并存的情况要解决,除了要尽快打通人才向基层、艰苦地区的流动渠道外,还必须让全社会都能正确认识到我国的人才现状,杜绝人才浪费,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在与毕业生的交谈中,我们听到反映比较强烈的两个问题:一是呼唤公平竞争,二是希望尽快完善就业机制。
  许多自主择业的毕业生感叹:“找工作等于找关系。”按说,学校把各种信息向所有毕业生公布,学生自愿与用人单位接触,互相选择,又怎会不公平呢?实际情况是,用人单位与学生接触时间很短,难有深的了解。这时,学校老师的推荐、家庭和各种社会关系的“触角”就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大学生找工作的时间一再前移。许多同学一进入四年级便全力投入,还有一些人甚至从三年级第二学期就开始为找工作而奔忙,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为此,教育部门一些人士建议,应尽快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建立有效的就业机制。鉴于大学生就业直接与国家利益相关,学校须控制大学毕业生的流向。我国高校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设立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与用人单位加强联系,少些限制,多些服务,使大学生就业工作走上信息化、规范化轨道。北京大学已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通过学校提供的信息、组织的供需见面洽谈会落实工作的比例不断提高。
  自主择业的实行,对在校大学生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新问题: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应该怎样合理利用人才,等等。认真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毕业生就业改革步入良性循环。
  (题图照片为本报记者张悦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