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发扬三大作风 负起历史重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1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专论

  发扬三大作风 负起历史重任
  刘明祖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三大作风。这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和党的性质的体现。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它是我们党团结人民、克服困难、战胜敌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
  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理论是前提,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是目的。不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只能是一句空话;不联系实际,再好的理论也没有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经过20多年来的成功实践和探索,以党的十五大为标志,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的科学体系已经形成,特别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制定的一系列符合我国改革发展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已非常明确。因此,全面、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准确、透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
  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实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既是每个党的干部思想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又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帮人民群众所需,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密切联系群众,还要求我们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基层和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他们加以解决;了解基层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及时纠正我们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群众按照中央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典型和经验,并用以推动全面的工作。不深入群众,对基层存在的问题不调查、不研究,甚至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漠不关心,就必然导致改革难以深化,发展难以加快,社会难以稳定,我们的奋斗目标就必然不能实现。
  批评和自我批评,历来是我们党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的有效武器,是纯洁党的肌体、增强党的团结的传家宝。应该说,近年来,我们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怎样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问题研究不够。在党内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不力、治党不严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思想建设方面,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开放意识不强,部分领导干部事业心差,存在着“软、懒、散”的问题;在组织建设方面,贯彻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不够和集中不够的问题并存,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难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作风方面,一些党员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现象相当严重。甚至有的党员干部把党的宗旨忘得一干二净,利用职权追逐私利,徇私枉法,敲诈勒索,索贿受贿,搞权钱交易。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勇敢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的要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大局、讲团结、讲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宗旨对照检查自己,克服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上的缺点和不足。在党内,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不断地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与统一。同时要善于接受党外广大群众的批评与监督,以促进勤政廉政建设,防止滥用权力和减少决策失误。这样,各级党的组织就会真正成为带领广大群众战胜一切困难的战斗堡垒,最大限度地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就会无往而不胜。
  (作者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