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无名岛的奉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1
第12版(副刊)
专栏:

  无名岛的奉献
  彭斌德
  香港胜利回归祖国已经一周年了。在这些日子里,我的脑海里一直翻滚着三十多年前在毗邻香港的无名岛上为执行毛主席亲自批示的一项重要的国防工程建设而奋战的动人情景。尤其无比怀念当年那些为了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香港默默奉献而光荣献身长眠在无名岛上的年轻战友。
  无名岛,地处万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小的岛子,与香港隔水相望,是香港的重要门户。六十年代初,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香港不再遭受新的外来敌对势力的侵犯,我所在部队奉命前往无名岛执行毛主席亲自批示的国防施工任务。当我们登上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摆在大家面前的困难:一无房子,二无淡水,三无蔬菜。指战员不等不靠,没有房子就临时住在岩洞里;没有淡水,就自己打井,取出来的水虽是苦涩的,大家就坚持饮用这种水;没有蔬菜,干部战士就一日三餐吃着咸菜。在施工中,大家干劲十足,由一天开挖几米提高到十多米。南方夏天气温高达四十摄氏度,坑道里空气闷热,干部战士就穿着短裤光着膀子干。岛上地质复杂,塌方是最大的拦路虎。我们通过采取边开挖边支撑的科学施工方法,闯过了一道道塌方难关。一次,开挖中遇到了“卡脖子”地段,一层层粘土中夹杂着巨大的花岗岩石,眼看就要影响施工进度,干部战士就组成攻关突击队。在会战中,风钻手张小勇一马当先。这位来自老革命根据地的憨厚战士,一入伍就上了无名岛,当一名风钻手,他热爱本职,技术熟练,工作从来不讲条件,不计报酬。这天会战,张小勇一个人操作着几十斤重的风钻机,在烟尘弥漫的坑道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两只胳膊被震得又酸又疼,别人替换他也不让。当他和战友正在打最后一排炮眼时,突然发生了大面积塌方,几十立方米的土石倾泻而下,将张小勇埋在了里面,险情就是敌情,时间就是生命。当指战员以最快的速度将张小勇抢救出来时,张小勇已经停止了呼吸。人们只见他的双手仍紧紧地抱着风钻,风钻机还在不停地发出嘟嘟的响声,似乎在把英雄歌唱……部队党委根据张小勇生前的表现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烈士。指战员在烈士的精神鼓舞下,不仅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塌方的拦路虎,而且在拱顶被复中打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攻克战。拱顶被复由于上面只有几十厘米高的间隙,人不能立着,干部战士就蹲着作业,有的地段蹲着不行就将身体趴在拱顶的模板上将装着混凝土的小铁桶一桶一桶地用双手传送的办法进行被复回填。一个台班下来,同志们不仅腰酸腿疼,而且汗水、石头缝里渗透出来的冰冷刺骨的水和混凝土沙浆使得大家浑身被泥水湿透,干部战士硬是以这种蚂蚁啃骨头的勇于拼搏精神提前完成了一千五百多米长,一百多米宽难度最大的一段拱顶被复回填任务。
  经过近两千官兵的十年日夜鏖战,开挖了三千多万立方米的土石方,被复回填了上千万立方米,终于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了这一项宏伟的国防工程建设任务。除了主体工程,还利用开挖的土石方填海建成了一条三里多长的海边公路,开筑了一条长达五里多的盘山公路,兴建了一座一百多米长的宽广码头,几十幢永久性营房及各类仓库等大量的附属工程。这项工程的竣工,对稳定香港回归以前的局势和巩固我国国防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当即将转战新的任务之前,指战员来到了无名岛的最高处,以特有的方式寄托对光荣献身无名岛的英烈们的最后哀思,为一座座朝向香港的英烈们的坟茔培土,刻上了碑文,摘来了岛上唯有的一种野山花,一束束插在英烈墓前,行军礼向英烈们告别。在依依惜别无名岛的那天,当我们站在登陆舰高高的瞭望台上,放眼远眺,只见如今这座由指战员用血汗铸成的铜墙铁壁的无名岛,好似一个威武雄伟的忠诚卫士,屹立在香港的身旁,永远在为香港的安宁站岗放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