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澳关于枪支管制的较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02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澳关于枪支管制的较量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学江
  当美国阿肯色州一所中学的枪声震惊世界时,澳大利亚正在进行一场关于禁枪的辩论,北美的枪声给这场辩论适时地敲响了警钟。总理霍华德立即表态,他说,不能容许美国的枪支文化在澳泛滥,不能容许过去的悲剧在澳重演。
  澳这次禁枪辩论是由维多利亚州拟修改枪支管制法引发的。1996年以前,澳没有统一的枪支管制法律,枪支几乎处于自由流通状态。1996年4月28日下午,塔斯马尼亚州一个名叫马丁的精神分裂病人来到阿瑟港旅游点的咖啡店,拿出美制半自动步枪,突然向正在用午餐的旅客开火,造成35人死亡,19人受伤的惨案。当时刚刚上台执政的总理霍华德雷厉风行,召集各州总理和警察厅长开会,达成了一项共同协议,通过各州立法在全国收缴自动、半自动步枪,并实行严格的枪支管制。两年来枪支管制成效显著,共收缴自动、半自动枪支60余万支,在全国引起一片赞扬之声。但好景不长,在枪支利益集团的压力下以及出于争取牧区选票的考虑,有些州为眼前好处和个别集团的利益而好了伤疤忘了疼,如今要走回头路。
  3月初,维多利亚州政府拟修改于1996年底通过的枪支管制法的消息被披露出来,修改案的内容有五点:取消枪支持有者购买第二支枪的28天冷却期;允许射击协会会员在城区使用枪支;允许室外射击协会会员拥有半自动步枪;取消对违规者的一年禁期;给警察以更大的酌情处理权等。此后,昆士兰等州也表示要进行类似的修改。这一消息传出,立即在全澳引起强烈反对。
  当年在阿瑟港惨案中失去了妻子和两位爱女的米凯克痛心疾首地说:“我感到好像是有人在我的同一伤口处又捅上了一刀。”他对这一“背叛行动”进行了义正词严的谴责。
  教会和其他社会团体也站出来反对放松枪支管理。他们在维多利亚州议会前举行了抗议示威,批评州政府的动议,并呼吁就此举行全民公决。各报也纷纷发表社论,对维州政府倒行逆施的动机加以揭露和驳斥。维州大报《时代报》的社论说:“在我们的社会上,枪支仍然是太多和太容易到手,而不是相反;1996年通过的枪支管制法则是阿瑟港惨案死难者的最好的纪念碑,改变它无疑是对死难者和受害人的一种侮辱。”
  总理霍华德也接连在各种场合表态,重申他对枪支管制的决心和承诺。3月25日,霍华德在议会通过动议修改海关条例,从该日起禁止自动和半自动步枪的进口。他在讲话中明确表示:“让我再次提醒各州总理注意,全澳大利亚人民的压倒性愿望就是严格枪支管理。我将动用宪法赋予联邦政府的一切权力,确保1996年的枪支协议得到有效的遵守。”3月26日,这位总理再次重申,“枪支文化是澳大利亚人民所憎恶的,我们决心将其拒之国门外,我将动用我所拥有的一切权力阻止枪支文化的入侵,而不在乎责难之声来自何方。”
  联邦政府虽然态度坚决,但到目前为止,维多利亚、昆士兰等州的总理还没有悬崖勒马的表示。在上周召开的联邦与各州总理会议上,霍华德原拟压一些州总理收回修改枪支法的提案。但想不到有些州总理竟以联邦的医疗拨款不足以维持州医院开支为由,中途退场回家。舆论认为,这是有意避开讨论枪支管制问题。为此霍华德才不得不采取行政措施禁止枪支的进口。由此看来,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关于枪支管制的较量一时还难有结果。(本报堪培拉3月2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