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耄耋画家中国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02
第7版(国际)
专栏:

  耄耋画家中国缘
  本报记者 刘华新 朱悦华
  奥地利当代著名画家马克斯·魏勒先生在87岁的时候终于实现了他的一个梦———他的31幅代表画作首次在中国展出。
  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老画家学习中国唐宋山水画已有近70年,他的画品还是首度来到中国观众面前。据介绍,两年前,邓林等中国艺术家访奥,参观了老先生的作品,当即决定促成画展。中国文化部、奥地利外交部、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以及奥地利航空公司等经济、金融机构都大力支持。3月10日,正在中国访问的奥地利副总理兼外长许塞尔、文化部长格雷尔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一起,亲自光临北京中国美术馆,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志同道合”数十年
  魏勒先生出生于奥地利的蒂罗尔。30年代初,魏勒还在维也纳艺术学院上学,他的老师卡尔·施泰勒有一次从美国回来,告诉学生,他在美国的博物馆里看到的最好的绘画乃是中国唐宋时期的山水画,“他给我们看了一些图片并指出它们的诱人之处和精神内涵。”年轻的魏勒对这些介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跑遍了维也纳的图书馆、书店和古董店,尽一切可能搜集当时为数不多的中国画资料,潜心研究。从此,中国古代山水画陪伴了他整整一生。
  魏勒先生因为身体原因未能前来中国,专程来中国介绍魏勒作品的奥地利知名艺术评论家魏兰德·施密德教授介绍说,魏勒崇拜的中国山水画家首推吴道子、郭熙、夏圭等人,他把他们引为“志同道合”的人。而他从这些人身上学习的主要还是他们的精神。施密德教授说,有两个传说很可能感染了魏勒。其一是,一个中国画大师云游四海而归,有学生问,大师一定是满载而归,作品甚丰,大师笑答:“一无所画,山水尽在我心。”其二是,吴道子在皇宫的墙上“变出”一幅山水画后,竟然步入这片山水,拂袖而去。这说明,中国唐宋山水画家在动笔之前就已与山水融为一体,并且不必山水再出现在眼前。这些话大抵没错,因为宋朝,尤其是南宋的画院派画家颇多。魏勒借鉴了这种方式,他60年代的系列作品《就像一片风景》表明,画作完全是他胸有成竹、提炼加工的结果,而不是直接的写生。也正是这一点,使他成为“一个艺术家,而不是画匠”。
  在魏勒先生看来,中国山水采用的往往是“最简洁的”形式,而用最简洁的形式表现一个纷繁的世界,这就是艺术大家的才能。由此,魏勒最终摒弃细腻的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只用最少的色彩和笔墨去创作,常常是颜色不过两三种,也常常采用中国“计白当黑”的表现手法。如他晚年创作的《红色的力量》就只采用了两种主色,以绿衬红,可以说是举简治繁,很富特色。
  然而,魏勒仍然属于西方现代抽象派画家之列,他的作品比中国唐宋山水要抽象得多。他认为,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怀疑和猜忌的时代,因此画法也就不能是对唐宋画法照猫画虎式地摹仿。
  正因为他学的是中国唐宋山水的精神,面对的是西方现代世界,表现的是他的内心和精神,他的作品才具有他人所没有的魅力,也才使他成为当代西方绘画艺术大师之一。
  中国画家如是说
  更重要的,在魏勒的作品中,表现了一种宁静,有人称之为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远意境,这种意境告诉人们,大自然是或者应该是如此美好和谐,我们须得倾力维护,不然终有一天,大自然总要对人类进行报复。
  也许,魏勒先生所理解、所吸取的只是唐宋山水的一部分(当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这并不妨碍他的伟大和不凡,不影响他对中国观众的魅力。画展开幕那天,中国美术馆的大厅排起了长队,人们争相购买作者介绍手册。据工作人员介绍,开展10多天来,观者踊跃。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杨力舟先生这样评价说:作为西方人的马克斯·魏勒对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宋代美学有如此的热情,本身就难能可贵。他用西方人的感觉和中国画的某些特点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感触,让中国人也开了眼界。杨力舟说,中国艺术走向世界,除了靠中国人自己,西方人学习中国的绘画艺术,也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这次魏勒画展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画展本身。它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国艺术走向世界方面也给我们以重要启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