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镌刻如烟岁月——记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02
第11版(文化)
专栏:

  镌刻如烟岁月
  ——记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
  本报记者 卢新宁
  长沙,抱石怀沙的屈子成就千古奇文的故地,唯楚有才的三湘滋养万千名贤的旧郡。在这里出现个世界级艺术大师实在是源流有自,不足为怪。
  即便如此,在春雨霏霏的夜晚,穿过幽深逼仄的小巷,走近长沙城北那座青瓦红墙的老房子时,依然心存惶恐:这里住的是齐白石先生的高足、当今中国最负盛名的金石书画大家。才疏学浅的我该怎样才能在贯悉古今的七旬长者面前坦然应答,与博学雅重的艺术大师流利对话?
  及至踏上小楼,在满眼的书籍典册陶瓷古玩中看到李立先生灿若童子的微笑,忽然在心中涌起无比的勇气。是时已过晚上9时,窗外的暗夜正向前流动。整整3个小时,73岁的金石大师谈笑间展现了一个五彩世界。
  白石门下,金石奇缘
  李立,字石庵,号立翁。1925年出生。湖南湘潭花石人。7岁丧父,寄居外祖父家。外祖父家系书香门第,老人雅好金石书画,与齐白石过从甚密。每至除夕,家中总要把厅堂里张挂的字画取下,又从阁楼上取出一批新的字画挂上,年年如是。李立惊异地发现,原来家中所有的字画源于阁楼。一日,趁外祖母出门,李立悄然登上阁楼寻幽探宝,果然别有天地。精美的字画,未使他惊叹,倒是字画上那方圆不一、古朴刚劲的朱印令他心动。李立信手操刀,兀自裁下数十方印章粘贴成册,反复赏玩,以为至宝。随后便常到附近山上采回一堆堆乌珠石,打磨后按谱刻起印来。后来终于东窗事发,外祖母连跺双脚,惊呼“小祖宗”,无奈木已成舟。
  舅舅从中看到了李立的才华,开始指点外甥治印。从此,李立手不释刀,乐在其中。束冠之年,居然自制“石庵印章”一册,艺惊乡邻。在家人的帮助下,李立将册谱寄给远在北京的同乡、前辈齐白石,竟受到白石老人的赞誉。老人惊叹李立“刀法足与余乱真”,感叹“白石刻石替人二三,皆在四川;不料家山又有卧龙,石庵能倾心学于余,余心虽喜又可畏可惭也……”从此,白石老人把家山的“替人”记挂在心,常寄书函,告诫李立“始先必学于古人,或近代时贤,大入其室,然后必须自造门户,另具自家派别”。此后,无论在涓水之滨的华中美术学校读书,还是在西子湖畔的杭州国立艺专攻读,李立始终以白石老人的劝勉为座右铭,以刀代笔,从无倦怠。
  后来李立的金石书画登堂入室,名噪一时。白石老人向他索讨仿自己的爱印“古潭州人”而刻的石章,替代自己遗失的印,直至逝世。而李立在半个多世纪的金石生涯中,即便已经是声名鹊立,仍自称“白石门外”,谦称未能得大师真谛,不敢自居白石弟子。
  独辟蹊径,石破天惊
  小巧的刻刀在老人灵巧的手中上下滑动,不绘印稿,不用印床,略一思索便决然运刀刻石。何处留空,何处连边,何处缺损,早已成竹在胸。
  这就是立翁名震中外的独特刀法:以刀当笔,刻削如泥,瞬间而成,古朴浑穆,“神刀”美誉由此中来。据说这是从汉官印中最难刻的“急就章”中发展而来的技法呢。当年,立翁作为大陆艺术家首开两岸民间艺术交流先河,携篆刻印谱赴台展览时,这手绝艺轰动宝岛,惊为天人;在香港、日本、东南亚,多少人为这操刀弄章行云流水般的境界绝倒,叹为观止。而今,窗外风雨声声,夜深人静之中,73岁的白发立翁出神入化的身影令我迷醉。
  这才明白,久远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有一种时变时新的魔力,在于一代又一代文人各具特色的不懈追求。“方寸之地,气象万千”,千百年来,金石作为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有过云蒸霞蔚才杰辈出的时代。慕前贤而不为所掩,法古人而不囿陈规,立翁终于方寸中求得自己的广阔天地。
  立翁认定,没有传统,就会缺乏一种文化魂魄,如山无烟霞,春无草树。他牢记白石老人法乎古人而又“不雕琢,绝摹仿”的教诲,在艺术之路上独辟蹊径。苦心师法《吴天发神谶碑》、甲骨、殷周金文、秦砖汉瓦、竹简铁线、“西泠八家”,皆有涉及,而后力求脱颖而出。立翁治印,刚劲简练,纵横得意,古朴雄奇,予人挺拔高古之感。尤其是他令人震叹的“以刀当笔”独特技法,气骨高举,格力遒壮,真正惊动心目,妙入无声。他被艺术界公认为当今高手,作品与王福庵、齐白石等前辈一起被列入日本出版的《现代中国著名印人三十二家》,名字载入英国文献《世界著名知识分子词典》、《国家名人传记词典》等。
  而立翁的书法也另有天地。以甲骨、钟鼎见长,尤以小篆别具一格,融刀法和书法之长,古朴雄奇,力透纸背。他的花鸟画大胆泼墨,线条洗练,如有金石之声。水仙、红梅、荷花、杜鹃,热烈中有静穆之美,飘然脱俗。岭南派著名画家赵少昂称其“凌古铄金,似齐老再生”。
  心同赤子,人淡如菊
  世人心中立翁是世界文化名人,乡邻眼里视其为仁慈长者。
  半个多世纪以来,立翁传世印章达5万多方。他的作品,或作为国家礼品馈赠外国元首,或作为珍贵展品巡游于异国他乡。许多文化名人如茅盾、梅兰芳、吴冠中等都曾慕名索印,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藏有他刻的印章。盛名之下,立翁不改其率真品性,得大自在。
  有件事,颇见立翁性情。
  “花石、楼厦,处处都散落着我童年的梦。”株洲花石村和楼厦村的孩子们还记得,学校图书馆每本书的扉页,都有一枚刻着这诗一样句子的优美图章。那是在一次回乡时,立翁看到家乡的孩子还在破旧矮小的土房子里读书,毅然把原本为自己建造别墅的全部积蓄,捐给家乡,修建两座小学。立翁在酷夏亲自骑着自行车,为水泥、钢材四出奔走。家中的积蓄掏空后,便“笔下生金”,聚沙为塔。新校舍初具规模时,又想着“还得给学校配两所像样的图书馆”。于是又亲自跑遍长沙的书店,采购了1000多册图书,然后,自己动手在每本书的扉页上,端端正正地盖上了这枚印章。学校建成了,立翁高兴得像个孩子。而他自己至今还在书房加卧室总共只有十几平方米的老房子怡然自乐,笑称“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一切真正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虚的。”或许这样的长者,几十年镌刻岁月,早已勘破世间万物,懂得真正的人生。年逾古稀的立翁现在仍供职于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任美术系教授,宝刀不老。他私下收授的弟子,多为木匠、司机、残疾人等平常百姓。老人晚年最大的心愿,是“再为长沙做点事”,筹建李立艺术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