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追求非常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03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追求非常规
  电影《白骆驼》导演 石学海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在影片《白骆驼》的创作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做了些非常规的艺术追求。
  电影《白骆驼》是一部以真实故事为背景而创作的影片,写的是1960年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根据周总理和乌兰夫同志的指示,上海的三千孤儿来到内蒙古大草原被抚养成人的故事。像这样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如果按常规,那要花相当多的篇幅去描摹当时的历史背景。要想拍得巧妙,就得采取非常规的方法。我们把历史事件远远地推到背景上,在前景上写一个女人和六个孩子的故事,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写好了这个女人,就把蒙古族人民的胸怀一下子袒露出来了,收养三千孤儿的事也就完全清楚了。
  在女主人公的塑造上,我们也采取了非常规的方式,让她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收养了这六个孤儿。苏日娜赶着勒勒车从苏木里替队里和别的队领回六个孤儿。夜遇饿狼,在生死关头,她用马灯的油点燃了袍子,这才把狼群撵跑。虽说从狼嘴里夺回了六个孩子的生命,但在与狼搏斗的过程中,政府配给每个孩子的三十斤炒米和供给证全都丢了。在这种情况下,苏日娜毅然地表示:手印是我按的,炒米是我丢的,孩子我养了。正是从这样一个非常规的开端,苏日娜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苏日娜这个女性形象之所以让人为之感动,是因为人们看到了她人格形成与重构的过程。而她的这种人格力量是通过非常规的道德评判来体现的。当孩子们面临饥饿的折磨,小乌力吉饿得病倒的情况下,苏日娜把从山崖上摔下来的羊背回家来给孩子们吃。按常规的道德评判来说,这是集体的财产,私自背回来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应有的谴责。而我们正是抓住反常规这一点,来构筑苏日娜的人格力量,苏日娜完全是为了孩子的生命,才去承受道德上的谴责,去承受一切。在影片中我们力图使伟大的母爱和民族情怀与崇高的人格力量浑然一体。
  按常规意义上的人物关系式已经不能充分表达出我们要表达的东西,我们采用了怎么表现有利就怎么表现的复合式。
  我们首先设置了一个有力的布局,即:提神的开头,坚实的中部,精彩的结尾。我们以归途遇狼作为开头,以两次送孩子,喀巴弄白糖、偷羊等为中部,以老年苏日娜上圣山为结尾。在归途遇狼这个段落我们采用了惊险样式,从影调、色彩、景别、长度、音乐等各方面去营造气氛,这场戏实际长度为2分30秒,却用了七十八个镜头。切土豆这场戏,我们又采用了言情式来完成。而喀巴拦车这场戏,我们又借鉴了武打片的手法。
  诚然,我们尽管采用了多种表现方式,但在总体上是散文化的,不重视外部的重大事件,主要是靠独特的细节来取得影片的成功。在影片中,我们着力表现了白糖的细节、偷羊的细节,这都该是影片出彩的地方。
  我们打破了以往那种影片中比较沉闷的叙事形态,力图让影片活跃起来,让叙事大都在运动中进行,让镜头充满勃勃生机,充满独创性和鲜明的色彩。真正打动人的作品,首先要打动创作者,让创作者的感情与观众的感情拉到最短距离。你必须对你所要表达的主题,要讲的故事有激情。只有这样,你的创作才真正有神来之笔。
  影片中,我们有意着力表现一些激情段落,比如,与狼搏斗,学骑骆驼,追赶勒勒车,摔跤,偷羊,处罚喀巴,偷吃白糖,上圣山等。对这些激情段落我们有意识抓住不放,充分地进行表现。我们不怕说煽情,激情不是煽情,是个人的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在对人物准确理解前提下的一种艺术创造和表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