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攀越生命的圣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03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攀越生命的圣山
  刘红
  当影片《白骆驼》还在筹划之中时,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演员汤那便作为主演投入了前期的创作中。她和导演、编剧一道奔走在内蒙古大地上采访、选景。在那里,人们争相告诉他们很多当年的蒙古族人,特别是蒙古族母亲抚养汉族孤儿的感人故事;掩映在萋萋芳草中无言地诉说着汉族儿女对蒙古族母亲的感激和思念的“母亲碑”,更是深深地震撼了创作人员的心扉,而汤那对此更有一番切实的感触。
  “文革”后期,父母“下放”五七干校,八岁的汤那被送回山东原籍。远房表哥家的孩子尚在襁褓,八个月婴儿的呢喃唤起女孩爱与被爱的渴望。一年以后学校复课,汤那要把婴儿带走。村里人开了一夜的“会议”,终于同意由表舅陪同汤那和孩子回京,他们不相信九岁的汤那真有耐心喂养孩子。不料小女孩汤那不仅把男孩照料得很好,在她去三十八军宣传队当学员小兵时,居然把孩子也带上了。好在部队首长知道在奇特的年代里多有奇特的事,只当那是汤那的弟弟:“就留在部队幼儿园吧。”军中无戏言,一句话,为汤那解决了难题。那一年,汤那刚刚十岁。
  十几年后,当一个惨遭婚姻不幸的进京避难的大姐,带着两个女儿跪倒在汤那面前时,她又决然地承担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她将孩子们的吃、住、行,包括他们的恋爱烦恼都“承包”了。
  也许是冥冥中天意的安排,戏外没有结婚的她抚养了三个孩子,戏里没生孩子的她成了六个孩子的母亲。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的汤那九岁入伍,跳过芭蕾,演过话剧,当过报幕员,曾在多部电视剧和电影中担任主角,尤其在电视剧《三个姑娘一个兵》和《长征岁月》中的出色表演,受到观众喜爱。扎实的表演基础,好强的性格特征,深厚的生活积累,特别是她那段与苏日娜极为相似的生活经历,使她在创作中很快走入苏日娜的内心世界。
  苏日娜对做母亲的事,一开始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只因为为村里领养孤儿,归途与狼群相遇,搏斗中丢失了政府发给孩子们的六袋炒米和供给证,不好把孩子送往饥饿的牧民家,苏日娜一人领养了六个孩子。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并非没有矛盾和犹豫,但对孩子逐渐加深的爱,使她选择了孩子而舍弃了一个女人所憧憬的婚恋、爱人和小家庭的幸福。
  汤那的身上有苏日娜的影子,所以她才能了解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孩子的不易,才会体会到当孩子们长大成人齐刷刷地站在眼前时,母亲的那种无怨无悔的心情。除了在外形上她将自己变成了连当地群众也看不出差异的蒙古族姑娘,在表演中,汤那把握住朴素平实的人物基调,把苏日娜收养孤儿这一崇高行动的思想轨迹,她对孩子由浅至深的感情脉络,她对深爱着她的两个男人层层递进的矛盾冲突,都演绎得十分贴切、自然。
  唯有可信才能感人,才能让人相信这是真实的故事而不是神话。汤那准确到位、精心设置而又不露痕迹的表演,在银幕上树起了一位别具风采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苏日娜平常人对待意外事的平常心,反倒更加显示了她的本真,而让每一位观众从她身上看到自己母亲的身影,勾起对自己母亲深深的怀念。影片在京、沪、广西等地试映,获得电影界专家和观众们的极大好评。布赫副委员长夸奖汤那演得好,像蒙古族姑娘。布赫副委员长的夫人还给汤那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塔娜,蒙语为圣洁、吉祥的意思。汤那十分在意这些赞誉,她说,那是蒙古族人民对她的最高奖赏。
  《白骆驼》中有一神来之笔:三次前后呼应的“去圣山”,第一处是苏日娜遥望圣山对孩子们说:“阿妈一辈子就想去一趟圣山,那是有德行的人才能去的。”第二处是孩子们用沙土堆上几座“圣山”,庆祝家里终于攒下了还债的钱。第三处是影片的结尾,有了出息的孩子们回到阿妈身旁,他们背起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迎着金色的落日余晖,向圣山走去。汤那说,塑造苏日娜的过程,也是她攀登圣山的过程,苏日娜使她懂得了人只要有理想和信念,有百折不回的毅力,就能达到心中向往的目标……
  《白骆驼》剧照(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