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她是真正的母亲——影片《白骆驼》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03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她是真正的母亲
  ——影片《白骆驼》观后
  杜高
  广西电影制片厂新近拍摄的影片《白骆驼》,是一曲民族友爱的深情赞歌,也是一首人性美的颂诗。整部影片流淌着真诚的情感,以朴素、清新、明净的诗化风格叙述着一个平凡而真实的故事,把观众从六十年代那种特殊的历史生活氛围引向一个崇高深远的精神境界。它无需靠曲折的情节和惊心动魄的场面来吸引观众,因为人世间真诚而无私的爱本身便具有伟大的力量和蕴含着尽善尽美的诗意。
  只要我们回想起六十年代初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那一场大饥饿的灾难,当成千上万个可爱的孩子忽然变成了无人抚养的孤儿时,我们便会向内蒙古草原上这位放牧驼群的纯朴的姑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她凭着一颗善良的心和一腔助人的热忱,在那困苦的年月里勇敢地担起收养六个上海孤儿的重担,用自己一生的辛劳甚至牺牲了一个少女应有的幸福,把全身心的爱倾注到这六个陌生人家的孩子身上,含辛茹苦,把他们一个个抚育成材。今天的人们也许会把这个真实的故事看成一篇神话,世上哪有这等自找苦吃的傻瓜?也许唯其如此,影片《白骆驼》才更具有了现实的启示力和震撼力吧?因此,当银幕上出现一幅幅辽阔丰饶的内蒙古草原的画面时,我们却仿佛看到的是这位草原女儿母亲般仁爱的情怀。
  六十年代初乌兰夫同志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决定把内地三千个孤儿接到内蒙古分送给牧民抚养。影片这样开始:快做新娘的苏日娜正赶着一辆“勒勒车”到镇政府去领分给图卡什和博格腾两个村落的六个孤儿。她摁了六个手印,领了政府发给领养户的六袋炒米,高高兴兴地赶着车带孩子们回来。不料在归途上遇上一群饥饿的野狼,凶恶地扑向这六个小生命。惊慌的苏日娜急中生智,为了保护孩子们,把六袋炒米抛向扑来的狼群,并点燃了一支火把奋力挥动,这才吓退了追逐的恶狼。在寒夜的火光中,伴随着野狼的嗥叫,我们看到六个惊恐的汉族孩子已经紧紧地偎倚在苏日娜母亲般的怀里了。
  回到村子,这个不愿把困难推给别人的姑娘,向她未来的公公苏和表示:“手印是我摁的,炒米是我丢的,六个孩子都归我养了。”纯真的苏日娜没有料到,这个决定竟会改变她的一生。这时她的未婚夫巴图赶着骆驼,带着新婚用的物品来到图卡什。苏日娜告诉他:“你娶我可不是一个,多了六个。”巴图果然看见了从蒙古包里伸出的六个小脑袋,他坚决要把孩子们都送走。苏日娜不忍心抛弃他们,巴图走了。
  靠一个姑娘的力量抚育六个汉族孩子,苏日娜经受的艰辛和苦楚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她却越来越爱这些孩子,苏日娜成了他们真正的母亲。
  还有一位值得尊敬的蒙古族男子喀巴。他也是一个孤儿,当过喇嘛。他很爱苏日娜,在她孤独而困难的日子里,他分担了她的忧伤。影片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孩子因为饥饿病倒了,恰巧一只小羊羔从山崖上摔了下来,苏日娜把羊羔藏进衣袍带了回来。按村里规矩,偷羊羔的人要受剁指的惩罚,善良的喀巴替苏日娜承担了偷羊的罪名,被巴图当众剁掉了手指。这个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的蒙古族青年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观众心里。
  巴图和喀巴两个男子先后离苏日娜而去,苏日娜终因抚养六个上海孤儿而终身未婚。三十年后,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了,苏日娜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她让孩子们背着她走向从小向往的金色圣山。这时,她的心宁静极了,充满着无尽的温馨和爱意,她的生命也得到了充实和升华。
  影片《白骆驼》将唤起人们多方面的联想和思索,它使观众为无私的爱,为人道主义感情,为献身的精神而感动。但我认为,这部影片的价值更在于,它使我们从苏日娜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蒙古族姑娘身上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坚强性格,它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