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柔肩扛国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04
第7版(巾帼园)
专栏:

  柔肩扛国企
  孙雪梅 戚海燕
  1995年6月1日,新兴集团调整华津厂领导班子,53岁的宋福春以民主评议第一名、98%的支持率,被全体职工从副厂长位置上推上了前台。
  当时,工厂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外部,全国医药市场竞争白热化,跨国公司大举进入我国医药市场,进口药和独资、合资厂的药品挤进70%以上的城市医院;内部,工厂主要产品是普药,绝大多数供大于求,销售工作已陷入两难境地:增加销售难免增加了拖欠,减少销售马上丢失了市场。
  怎么办?全厂职工都期待着。
  在召开了多次专业人员会议,认真研究工厂现状后,宋福春提出了她的治厂方略:“我厂形势严峻,困难重重,但并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只是实力脆弱,经不起折腾。必须增强自信心。我们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制药,仍要以主要精力搞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药业,不熟悉的行业不做。但是,对市场前景不好的产品要主动压缩逐步淘汰,对新产品和效益产品要增加投入加大开发力度。”
  宋福春决定以市场销售为突破口。医药市场竞争残酷无情,促销手段五花八门,如组织客户欧洲畅游,新、马、泰观光,回扣等等。宋福春认为这些手段只能管用一时,促进销售的真正法宝仍然是质量、价格、服务和与用户不断加深的感情。她要从提高销售队伍素质抓起,一支近50人的销售队伍很快建立起来。
  为尽快熟悉市场、掌握市场主动权,宋福春风尘仆仆,与销售员一起跑东北、下西南,揽订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年前国家统计的厂家排序中,规模并不大的华津厂在全国6000多家各类药厂中居第七十六位。
  宋福春每天的工作时间大多在十二三个小时,她的日程表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虽然回家她总是抢着做家务,但老伴和一双儿女不忍心看她身心交瘁,总是想方设法让她多休息,以便全力以赴搞好企业。
  工厂的大小事也确实太多了。销售龙头舞起来后,对生产、管理的要求都与过去显著不同,必须迅速进行与市场对接的各项改革。
  该花的钱又必须要花好。1997年华津厂自筹700万元,按国家药品管理规范GMP要求,对片剂、粉针等制药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1998年还将投入1200万元继续进行技术改造。
  企业跨世纪发展的事也要考虑。她鼓励年轻干部到大专院校在职培训,为他们报销学习费用。去年,她又号召全厂干部学习计算机,并身体力行。她第一批报名参加天津市初级计算机水平考试,并得了88分,在中层以上干部中名列前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