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科技如何到山乡——大别山采访实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06
第2版(经济)
专栏:

  科技如何到山乡
  ——大别山采访实录
  本报记者 董建勤
  被遗忘的角落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大别山的概貌,这里山岭连绵,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人均只有几分地。
  山道弯弯,一条条羊肠小道通向“白云深处”的人家。
  同行的人说“这里还有不少‘被科技遗忘的角落’,基本上靠天吃饭,科技在不少地方还谈不上。”
  场景之一:住在半山腰、50上下的吴承英夫妇屋内没有额外的家什,大儿子一家三口及小儿子在外打工没有回来。问及光景,女主人说,土地少,产出低,仅够吃口粮,手里没什么现钱,没人传播技术和进行培训,产量和5年前差不多。
  场景之二:记者一行用了整整3个小时才走过十余里山路到达著名将军县——金寨县。在胜利村的卫家湾小组,年过40的原村长指着院里的一棵天麻树说:“好多年不结果,土壤不行。”大别山具有出产中药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茯苓、天麻、食用菌、杜仲及枣皮等众多珍贵药材的适宜产地,但由于技术不过关,农户零敲碎打,形不成一方气候,行情好也干着急。
  风景一时新
  不过,走进大别山的纵深处,记者发现,以科技为先导的区域经济开始现出一些亮色。
  故事之一:英山的茶。同处大别山,英山县大念“科技兴茶经”,成为湖北省三大茶叶基地县之一、原内贸部确定的全国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县。茶园面积达8.2万亩,系列产值过亿元,农民收入的27%来自茶叶,每年稳增4%—7%。在乌云山村茶场,支书陈先贵对记者说:“我们人均只有3分地。这两年尝到了科技的甜头,栽培、制作、保鲜等系列技术让茶叶值钱了,山地茶1亩收入达3500元,4500—5000元的也有不少。全村252户人家147户住了楼房,每10户装了1部电话,5户有1部摩托。”
  故事之二:罗田的板栗。有种植板栗传统的罗田县紧抓“一棵栗”,推进产业化,短短几年,种植面积发展到51万亩,成为“中国第一板栗”县。县委书记支持成立的板栗协会和研究所,专门请来美国技术专家,开发出10余种系列产品,出口17个国家和地区。大河岸高庙村村民万荣花组织17户农民成立“板栗致富合作社”,种植3000亩板栗,统一技术和管理,达到规模经营。
  故事之三:蕲春的药。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家乡人,拿出先祖探寻真理的精神,盯住野生耐寒药用植物紫苏不放松,先用2—3年时间开发出精制食用油,1公斤卖到100元;又与上海有关机构联营创出药用胶囊;接着又开发出食用的紫苏叶粉。目前又请来华东农业大学的专家,继续向深度开发,市场前景看好。
  路在脚下
  反差意味着潜力,大别山正在苏醒。
  这里有着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农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垄作,山区农民把1亩田当作2亩田精耕细作。如今,科技在提高单位面积效益、改良品种及改进耕作模式诸方面的潜力显而易见。以茶叶为例,仅黄冈市就有16万亩,而300—400元/公斤的高档茶只占12%,90%为30—40元/公斤的中低档茶。
  在这一点,山区上下正在达成共识。不过,他们也普遍认为山区农技推广受制于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及科技应用水平低等客观因素,容易“热在乡里,冷在村里,冻在户里”,必须有一系列科技到山乡的切实措施。
  农业产业化经营被认为是科技兴农的有效载体。有些地市在科技服务上,进一步放活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鼓励他们与基地、企业联姻,开展技术承包和科技服务,效果明显。英山县部分技术人员试验推广杂交小麦,使农民亩增产一二百公斤。
  不少有识之士还呼吁,要逐步健全科技网络,做到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技术员,组有示范户,户有“明白人”。针对现实情形,部分山区县市着手配备科技干部,每乡镇至少1—2名特产科技专职干部,每村1名专职科技副村长,致力于重点示范与普及推广相结合,1997年已有科技示范户10余万。
  此外,山区已有90%以上的农户家有黑白电视,可作为普及农技的现成载体;还可组织本地的初高中毕业生建设因地制宜的专家咨询系统。浠水县1月办1期科技报,让农民生产早知道;武穴市每村出黑板报,7天更换一次内容;蕲春县还为农民免费发放科技月历……
  “资源有限,开发无限;平面有限,空间无限”,农业专家用这样一句话概括大别山的发展前景。科技开发使山区气象日新,但任重道远。愿众多的“一品大王”、“土专家”、“致富能手”在山区涌现,让科技星火照亮脱贫致富的路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