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浦北的“星期天农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04
第4版(要闻·体育)
专栏:

  浦北的“星期天农民”
  本报记者 李济国
  广西钦州浦北县的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近几年休息天的生活方式焕然一新:每逢星期六、星期日必是荷锹、扛锄下乡上山,承包荒山造林种果,管理责任到户的果林。当地群众亲切称他们为“星期天农民”。
  浦北县地处桂南丘陵山区,土地资源丰富是一大优势。全县277万亩山地,土质肥沃,耕作层深厚,有机质丰富,高温多雨,是发展经济果木林的一块宝地。1993年以来,浦北县动员农村群众以发展经济果木林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终因农村缺少资金、技术,建设“山上浦北”果林县的规划难以有较大的突破。如何把山地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一些党政机关搞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后,全面部署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利用富余资金、技术等有利条件,广泛参与农业综合开发,把种植优质水果的任务落实到县、乡(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到今年2月底,全县共有385个县、乡(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投资3200多万元,向农村租赁和承包闲置的荒山坡地,种植了荔枝、龙眼等水果35700亩,八角、玉桂等经济林12400亩,总共48100亩。以全县25000多名干部和职工计算,平均每人占有1.9亩。其中该县的95个局级以上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均参与了农业综合开发,向农村租赁承包山地27700亩,大的连片种植达千亩以上,一般的百亩以上,小的也有十亩以上。一山接一山,一片连一片,基本做到当年规划、种植,然后划分到人,管理责任到户,直接同收益挂钩,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高、责任心强。全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去年规划的种果面积,一举超额完成任务,分户各自精心管理,采用科学增产综合技术,片片果林茁壮成长。全县1994年种植的荔枝、龙眼,去年已开始收益,不少机关干部和职工尝到了甜头。
  充实了休息天的生活,精神面貌变了:不论是在职的还是退休的干部职工打扑克、下象棋、玩麻将、去歌厅的少了,谈果林、学技术、钻书本、爱劳动的多了。县工业局30多岁的庞彰,原来休息日过得很无聊,在家也不爱干活,现在两口子一起上山管护3亩果林,过得很充实。老县长庞达德等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多少都有点失落感,现在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忙碌的“园地”,精神好了,身体好了。
  提高了生活保障能力,经济收入多了:以县纪委机关为例,26个干部人均约有1.5亩的40株荔枝,去年已增收800元,今年将增收1600元。县广播电视局王录新的10亩荔枝,去年已增收1万元,今年收益将更可观。难怪浦北县的机关干部和企事业职工不无喜悦地说:尽自己的能力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山上有了自己的一片果林,即使自己下了岗,也不怕没活干了,也不怕没经济来源了。一句话,“有靠山了,可放心了”。
  带动了农民积极投入,综合开发快了:这里的农民对“要致富种香蕉”的自觉性、主动性很强,使浦北成为年产6亿公斤香蕉的全国第一县。然而山地种植荔枝、龙眼等优质水果的潜力更大,市场需求也大,增收创益也大,但因当地没有种植习惯,缺乏规模效应,多数农民仍持观望态度。现在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先走一步先获益,他们也就大胆跟上来了。这就大大加快了全县的农业综合开发步伐。
  如今,“星期天农民”已不是浦北一地的现象,它已扩展到整个钦州市所属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这是一举多得的新事好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