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来自张北地震灾区的喜讯——21名新党员庄严宣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07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来自张北地震灾区的喜讯
  ——21名新党员庄严宣誓
  本报记者 胡健
  今年3月14日,在张北—尚义地震的震中所在地河北省张北县大河乡,21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旗下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不寻常的宣誓,这是不常见的场面。
  他们来自张北县的不同乡镇和单位,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他们写的入党申请书上最后一句都是:我将接受组织对我的考验。今年1月10日11时50分,张北县发生了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次地震,让他们接受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这次考验突如其来,让他们展现了一次真实的自我。
  公而忘私
  震中的确切位置是大河乡米家沟村。米家沟小学正要放寒假,地震发生了,房屋开始摇晃,老师高斌大喊着:“同学们快跑!”20多个学生拼命奔向门外,高斌张开两臂跑在最后。当他离门口还有1米多时,第一个跑出门的学生米照却拼命往回跑。这时砖瓦已“哗啦啦”地往下掉,高斌左手推出跑在最后的学生,右手一把抓住米照揽在怀中,就在这一停顿之时,一根屋椽打在他肩上。当他抱着米照从椽子缝中钻出来时,女同学被他满脸的血吓得“哇哇”大哭,他忙安慰道:“快回家找父母。”他领着学生见到赶来的家长才折身回家。学生没有伤亡,他却在医院躺了10天。事后,米照的母亲问米照:为什么要跑回教室。米照说:书包要是压在教室里,以后就念不成书了。多么纯真的心灵!是高斌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他。
  离米家沟小学1公里远的戈家沟村,可能是灾害最严重的村,所有房屋都倒塌了,一片废墟,153口人,死了3人。现任村长金礼全那时只是普通村民。地震发生时他把妻子和孩子拉出屋子,顾不得妻子和孩子的哭叫,直奔邻居黄广斌家。救出了大人后,金礼全为救黄广斌女儿黄小娟,顾不上椽檩、钉子扎人,砖瓦的磕碰,用手挖埋在下面的小娟,挖一把土手指上就留下一道血印。20多分钟过去了,找到了小孩,但已窒息而死。随后金礼全又与众乡亲刨何录家、村长金义仁家,没有工具,仍然只能用手刨,刨出时,何录、金义仁已被砸死。连死3人,村民没了主心骨,都看着奋不顾身的金礼全。金礼全勇敢地代理起村长的职务。他把青壮年劳力分成几组,分别转移老弱病残和刨挖各家财物。夜幕降临前,他带着大家在两人高的草垛中掏窝窝,用刨出的门板、被褥做草门,三家一堆,五家一伙挤进草窝里。而金礼全却整夜拖着打满血泡的双脚挨个草垛查看,生怕草门没封好、搭得不严实。当晚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无一人冻伤。在最初紧张的四天四夜,他没合过一次眼。他虽然当了村长,但自家的窝棚是最后一个搭,领救灾物资,他最后一个领,一家5口人,只给老母亲领了一件棉大衣。
  张北县抗震救灾20多天,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大的治安案件,公安干警可谓功不可没。这次21名新党员中有3名是公安干警。他们是:石磊、张云、孙雪峰。石磊是最年轻的一个,今年才25岁,在张北镇派出所当干警。地震时他刚回到家,房屋的烟囱倒塌了,房的四角也有裂缝,他顾不得多考虑,就匆匆回所。除了当天晚上回家吃了一顿饭,此后20多天再也没有回过一次家,因为第二天就被派到县政府招待所值勤,虽然那儿离他的家只三四分钟的路程,他的小孩才6个月。政府招待所既是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省、市领导在此办公,又是救灾物资集散地,装载救灾物资的车辆来往于此。石磊和另一名干警既负责疏导交通,又要保证人和物资的安全,不敢掉以轻心。石磊睡得最长的一天是坐在传达室的椅子上眯瞪了3个小时,他现在最感自豪的是存放在政府招待所的救灾物资万无一失。张云是张北县巡警大队干警,自发生地震时离开家,直到2月8日才回家。他带领张家口市公安局支援的10名干警负责县城东部的巡逻和治保任务,这儿既有县委、县政府,又是救灾物资车开往重灾区的必经之地。11个人中只有他了解全面情况,只能连轴转。当他妻子到街上找他说:家里所在的那排房子因裂缝大,其他人家都搬走了,就剩自己家。他没有办法回去,只好对妻子说:还得住家里,用两张桌子拼成一张床,一有情况就躲在桌子下面。连日不停地走动,导致臀部疾病复发,在实在走不动的情况下进医院动了手术,下了手术台就又上街了,因为BP机上显示“速回岗亭”。孙雪峰是张北县刑警大队的干警。地震后就被派到特重灾区大河乡乱石山村帮助抗震救灾。头一两天因救援食品没有到达,只能靠喝冷水充饥。在村子里,因人少事多,遇到什么事他就做什么事。救灾车坏了,帮着修车;救灾物资到了,帮助发放;夜幕降临了,村民钻进暖和的窝棚,他还要坐着冰冷的吉普车在6个自然村巡逻,保护各家压埋的财物和救援物资。头4天晚上,每到一自然村,都挨个查看小窝棚取暖情况。因为窝棚由椽子和被褥搭成,极易着火,而且一旦着火后果不敢想象。他的辛苦没有白费,这个村震后没有出现一起火情。
  甘于奉献
  交通局公路工程队副队长李林,震后每天带领7台工程机械车维修46公里路面,保持道路畅通。他永远忘不了1月18日的情景:那天气温极低,光发动这7台车就用了4个小时,急得想骂人;那天雪下得最大,路上积雪有1米深,10米之外司机就根本看不到方向。当车开到有雪阻处,他就跳下车在前面引路。当夜幕开始降临时,他带着车队开始清除县城到大河乡的土路上的雪障。因是晚上,他必须倒着走,以便看清司机是否看到自己。雪那么厚,每倒走几步就绊个跟头,脚穿的军警靴灌满了雪,又变成了水,脚一直就是湿漉漉的。饿了就啃点方便面,渴了就吃点雪,冷了就喝点白酒,李林就这样一直干到晚上12时,保持了“生命交通线”的顺利通畅。
  震后20分钟,特重灾区海流图乡人民法庭助理审判员李卫东第一个到达三盖沟村,他是全县第一个到达特重灾区的乡政府干部,他不顾余震的危险,与其他村民和干部用手挖出8名被埋群众。之后,他又奔向郑家坊、乌土沟、十字街等9个自然村,抢救群众、运送伤员50多人。特重灾区单晶河乡谢家阳坡村地震发生后,村妇代会主任祁润莲跳出塌了的村委会屋,丝毫没有顾及自己的家和亲属,立即投身于刨挖群众,谢明家两个月的婴儿刨出时满嘴是泥,现在已吃得白白胖胖、活泼可爱。之后,她又忙于拦车送伤员、清点人数、组织群众掏草窝,直到晚上10时才回家。“心里老惦着家里,可脚总是迈向喊‘救命’的地方,我是个干部啊。”她的丈夫去年9月份才做胃穿孔手术,家里还有小孩。县文化局电影公司职工刘永珍,参加下乡抗震演出。演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身穿单衣服,脚穿舞蹈鞋,手中的道具是一把扇子,在零下十几二十摄氏度的露天演出,上台的头一分钟亮相人手脚就已经麻木,以后的分分秒秒都成了煎熬。每演一场下来,人冻得直哭,但仍然坚持演了18天。等到彻底休息时,大拇指、食指、中指(拿着扇子的三个指头)蜕了厚厚一层皮,她甚至不敢做饭,害怕手指皮掉进饭里……
  患难与共
  这21名新党员是不是张北县37万人中极少数?不是。张北县大河乡米家沟村、戈家沟村、小河子村,单晶河乡谢家阳坡村,海流图乡三盖沟村,是这次整个地震中受害最严重的村子,几乎房子全被震塌,大多数人家都有人被掩埋,但就在当天下午3时前,所有重伤员都被刨出并已转移到乡、县医院,下午5时前所有轻伤员都被刨出并已转移到乡、县医院。县委书记唐树森说,如果没有群众互相救助,就不可能有这样的结果。这21名只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偶然的?不是。党员和干部的以身作则,带动了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海流图乡庙东营村委会主任张玉福因忙于救护群众,延误了自己64岁母亲的抢救。他的母亲震后第二天因医治无效去世,而他却是三四天以后才知道的。大河乡小河子村支书高柱忙于为其他群众搭建临时住房,而他72岁的母亲仍钻草窝。他深知母亲患类风湿关节炎,最怕着凉,但他始终分不开身。单晶河乡谢家阳坡村支书郑文财震后20多分钟,带领群众从倒塌房屋中刨出15人,无一人再被压埋。而当他回家时,已是震后18天,他妻子见到他抱头大哭。为什么能这样?高柱说:“小家有多少人,大家有多少人。”简单朴实的语言道出张北县新老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
  压题照片为入党现场。左图:新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前排为祁润莲(左二)、刘永珍(左三),后排为高斌(左三)。
  方士武摄(附图片)
  编后
  中国共产党党章中规定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是:“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这篇报道中介绍的入党积极分子在争取入党的过程中,便努力按党章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在人民生命、财产遭到严重危害之时,自觉地表现出了高贵品质,成为一名光荣的新党员,用实际行动宣读入党誓言。他们是要求入党同志的榜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