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亮丽的人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2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朴素人生

  无私奉献,执著追求,顽强抗争。韦国良为了山里的孩子上学读书,用残疾的双腿走出了——
  亮丽的人生
  岑大明
  贵州省安龙县龙山镇下花障布依族山寨里,有一位与命运抗争不息的民办教师韦国良,他自筹资金1.2万元新建的学校耸立在村前的石山上,挂着“下花障民小”的校牌。
  韦国良求学时的学校门前有条河。10岁那年的一天,他背着书包来到河畔,洪水已漫过河床,为了不缺课,他向河中迈去,然而,无情的恶浪卷来,将他撞在河里的岩石上。从此,他就再不能站立起来了。
  山洪退去后,他哭着恳求母亲背他过河求学,寄宿在姑妈家。斗转星移,他读完了初中。在中师招生考试中,他因双腿残疾而落选。
  揣着初中毕业证书,他回到了生养他的村寨。望着山寨的贫困愚昧,他痛心疾首;望着一群群挥舞牛鞭的牧童,他揪心落泪。1982年8月,他用家里的堂屋办了“下花障民小”。山村的孩子带着一颗渴求知识的红心雀跃着涌来,朗朗的读书声从他的茅屋里飞出来。
  他因双腿残疾只能坐在凳子上给学生上课。讲课讲到兴奋处,他常忘记自己是残疾人,转身要给学生做示范,却因重心倾斜,从凳子上跌下来。他冲着大家微微一笑,爬上凳子,继续讲课。
  他的学校越办越红火,学生从20人增加到70多人,低矮狭窄的堂屋容不下这么多学生,他萌生了建教室的念头。而修建教室仅购材料也要花7000多元!1992年初,他用1.5元钱过了大年后,卖掉自己养的四头肥猪和两头水牛,加上多年积蓄,凑足7000多元,订购砖瓦木料,请工匠,1992年10月,教室盖起来了。
  然而命运对他太不公平。离1993年秋季开学只有十多天的一个晚上,新修的教室在狂风暴雨中坍塌了。第二天一大早,他来到已成废墟的校园,默默地清理着残檩破瓦,真想一头撞死在石头上,了却这苦难的一生。正在这时,孩子们都来了,一个个抽泣着,他这才想起他是为孩子们而活着的……开学了,他只好又把教室搬进自家的堂屋。
  之后,他买了两头仔猪,精心喂养。第二次建校的决心已在他心里萌生。几年含辛茹苦,靠养猪,他终于又积攒了8000多元现金。1996年11月上旬,他请来了工匠,在寨前的荒石坡上开始第二次建校。建校需要的沙石,他舍不得花钱买,一整个寒假,他冒着风雪,坐在石头上,用钢钎一点一点地撬,用手锤一锤一锤地打,手掌震裂了,双臂打酸了,硬是备齐了20多方沙石。在乡亲们的赞助下,新建的学校终于赶在1997年秋季开学前竣工了。开学那天,一大早山娃们涌来,整整78人。
  韦国良办学不是为了钱,实实在在是为了山里的孩子。学校只有他一个教师,他一人顶着三个年级的课,每天18节,每节课的报酬仅6分钱。对家境贫困的孩子他免收费用。至今,他已记不清共救助了多少孩子。他的课上得不错,刚入学的孩子听不懂汉语,他一句布依语一句汉语地授课,他教的三年级学生参加县统考,荣获全县第三名,这在边远山村算是奇迹了。
  无私奉献,执著追求,顽强抗争,使韦国良用残疾的双腿走出了亮丽的人生:1997年教师节他获得“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日前,又被破格转为公办教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