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寄出的青春不需回执——记中国最小的红军向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08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朴素人生

  寄出的青春不需回执
  ——记中国最小的红军向轩
  吴明举
  当年中国最小的红军,如今已年过古稀。他就是共和国元帅贺龙的外甥、成都军区某干休所离休干部向轩。
  向轩1岁零3个月时和母亲贺满姑(贺龙的妹妹)一道,被国民党抓进监狱。母亲遭杀害后,国民党还要斩草除根。
  向轩的生命危在旦夕。“双枪女英雄”贺英(贺龙的姐姐)用大家凑的钱,买通看守,从监狱里抢出了他。
  向轩从此跟着贺英,喊贺英“妈妈”。
  7岁那年的一天夜晚,突然一声枪响,打破夜晚的静谧。贺英提枪想冲出门,一颗子弹打断了她的右腿。贺英跪在门边,用双枪向敌人还击。敌人又是一阵扫射,贺英胸部、腹部连中数弹,“扑通”倒地。小向轩忙去扶母亲,但怎么也扶不起来。“快……快走……找大舅(贺龙)去……报仇!”贺英把两支手枪和四块银元塞给了向轩。
  向轩往前跑了几米,却跑不动,他摸摸右脚脖,到处都粘乎乎的———子弹打穿了他的右脚脖,他倒在血泊中……
  7岁的向轩加入了“红小鬼”的行列,在军部当宣传员。
  一天天的烽火洗礼,小小年纪的向轩增强了责任感———对自己,对亲人,对国家。
  长征途中,他实在走不动了,才骑上马。队伍歇息、野炊时,向轩一卷肥大的袖子,又是扫地,又是择菜,一点没累的感觉……
  战争冶炼着向轩的青春和勇气,少年的无知、怯懦,逐渐被硝烟融化,沉淀的是无畏和顽强。
  向老从不提他的经历,直到有一天,我从他的档案里查阅到曾二十多次负伤的光荣史,他才憨厚地不好意思地亮出身上一片片的伤疤,并讲述了伤疤后面的一桩桩往事……
  那是抗日战争的第二年春天。时任358旅工兵连副连长的向轩,用他新研制的“飞雷炮”向敌人射击,射程达500多米,一次可发射5公斤炸药,敌营房顷刻被“飞雷炮”击得稀巴烂……
  敌人被撂倒一大片,可残敌仍负隅顽抗。突然,敌人的枪榴弹射中了向轩,他右眼窝钻满了炸子儿,右脚面被打穿,全身21处负伤……
  1979年,向轩从人武部副部长的位置退职休息,行政级别仍是16级。
  “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不然,看不清自己!”向轩好似对自己说,又好似对别人说。“成熟了。”与向轩一同从血火中走过来的我军高级将领廖汉生这样赞扬他。
  向轩说,寄出的青春不需回执。他一直在默默地、清贫地生活着。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向轩把自己的月工资掰成几瓣,供五个人用。
  “文革”中向轩被抓进牛棚,右腰部、右耳朵都被打伤。儿子根龙也受株连,被打成脑震荡。现在“红军院”里的小卖部,就是向轩替儿子根龙“特办”的。
  向轩经常到小卖部给儿子当帮手,同时,每年在新兵入伍、老兵退伍时都深入部队作传统报告。他还兼任三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十多条红领巾把他与下一代的心紧紧系在一起。
  左图:1966年4月,贺龙和夫人薛明在成都与三位外甥合影。右一为向轩。(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