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心贴农民全盘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07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心贴农民全盘活
  中共江西省资溪县委书记 黄德宪
  黄德宪,1954年生,大学文化。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江西省临川县化肥厂、临川县委组织部任职。后任乐安县委副书记,资溪县县长,1997年11月起,任资溪县委书记。
  资溪是江西的山区小县,过去依靠卖原木和单一种粮,既不能富民,更难以富县。在两个退伍兵的带动下,资溪农民陆续加入了做面包行列,一带十,十传百,农村的大批青壮劳力纷纷“走西口”、“闯江湖”,离乡经商而去。1992年我调到资溪任职时,即面临这种状况。
  当时有不少同志担心,农村大批劳动力外流,势必影响粮食生产和财政收入,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但“被动”可以变为“主动”,只要我们心贴农民,解放思想,善于引导,就可能全盘皆活。
  由此,我们及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功能,积极支持和帮助农民出外做面包赚钱。县、乡(镇)领导会同银行部门组成几支人马行程数千里寻访“面包户”,帮助他们解决在经营中存在的技术、资金等困难。银行先后贷款4000多万元支持面包户,乡镇领导还逐户走访留在村里的面包户家属,遇到困难及时解决,以解除“面包大军”的后顾之忧。正是由于县委、县政府及时将个别的自发的民间行为变为政府行为,“面包大军”才一发不可收。
  资溪面包走天下的现实告诉我们:劳动力大量外出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在本地没有找到致富门路,如何支持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合理转移,便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首先在发展思路上给予正确的引导,提出了发展养殖业、果材开发经营等,使农民在本地有用武之地,在本地同样能发家致富。大批先富裕起来的面包户被吸引回资溪加入开发行列。这些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增强了商品意识的“面包人才”是资溪县最可宝贵的“资源”。我们深信,他们能做好面包致富的大文章,也一定能带头做好立足本地资源搞产业开发这篇更有意义的大文章。(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