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为澳门回归献份礼——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2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为澳门回归献份礼
  ——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
  本报记者 张玉书 徐德文
  澳门回归祖国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现在无论是在澳门还是内地,都有不少人在为澳门回归祖国这一神圣事业默默地、紧张地工作着。最近我们就从采访中捕捉到一条重要的信息。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基金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三方合作,编辑出版《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的工作正在顺利进展,三方合作良好。目前,第一阶段工作———选材复制工作已基本完成,编辑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在选材的过程中发现了数十件有关澳门问题的重要历史档案,为人们研究澳门问题增加了可靠的依据。为此,记者特意走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杨继波副馆长,请他介绍有关的情况。
  研究近代史的宝库
  杨继波副馆长今年42岁,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文献专业的毕业生。1982年开始在国家档案馆工作,去年7月调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任副馆长。他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并介绍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曾有三项轰动世界的重大文化发现,这就是安阳的殷商甲骨、敦煌藏经以及幽深禁秘的清大内档案。我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作为中央级国家档案馆,就是明清两朝中央国家机关原始档案的保管基地,是国家授权公布明清两朝历史档案的机构。它的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部,1929年改称文献馆,1951年又改称档案馆,至今已有72年历史。档案馆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明清两朝中央政府档案文献典籍的管理利用和整理出版工作。迄今为止,档案馆收藏的明清档案达1000余万件,占全国明清历史档案总数的50%以上,清代中央国家机关的档案绝大部分集中在这里。这其中有皇帝的各种诏令文书、臣工的奏章、中央及地方行政机关之间的往来文书、皇帝及各机关的公务活动记录及汇编存查的档册等。这就为史学界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研究明清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和凭证。第一历史档案馆被人们誉为“东方瑰宝”。
  为澳门回归献份礼
  当记者问到编辑出版《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的情况时,杨继波副馆长激动地说,“这可是一项大工程!”为了迎接澳门回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基金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过酝酿和协商,于今年3月达成了三方合作编辑出版这套档案文献集的协议。其目的就是要将明清时期有关澳门问题的汉、满文原始档案文献汇编成册,以全面反映澳门问题的来龙去脉。汇编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明清两朝中央国家机关档案为主,适量选取《实录》、《东华录》及有关官书、方志、名人笔记的资料为辅。同时,收录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的《澳门专档》中的有关资料。汇编采用编年体,计约250万字,拟分六卷。全书除有总“前言”外,各编档案文献前分别撰写“编辑说明”,书中还附有一些插图,书尾视需要编辑“索引”及“附录”。
  合作三方对编辑出版《汇编》的工作都非常重视。确定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邢永福、澳门基金会委员吴志良担任总策划,杨继波副馆长、吴志良委员以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邓开颂教授任总主编,每一分卷再设主编、责任编辑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更是把这项工作作为全馆今明两年的工作的重点,已从馆内抽调了十多位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档案业务人员投入这项工作。从3月份到现在,第一阶段的选材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即将转入下一步的编辑加工工作,力争在明年10月全书正式出版,向澳门回归献上一份厚礼。
  杨副馆长还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次选材工作不仅把馆藏的有关澳门问题的档案系统地整理清楚了,而且新发现了一批有关澳门的重要档案材料,特别是其中有明朝档案20多件,满文档案数十件,这对于研究澳门问题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馆藏档案更具特色
  记者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澳门问题档案有什么特色?
  杨副馆长思考了一下说,台湾出版的《澳门专档》所收档案,与本馆馆藏档案本是一个整体。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档案分存海峡两岸。档案史料的出版,会弥补一些缺憾。本馆馆藏的澳门档案有这样几个特色。首先,在文书种类上,馆藏澳门档案是明清两朝中央国家机关的澳门问题档案,包括呈报皇帝的上行文书及朝廷颁发的下行文书和清中央政府各衙门之间的平行文书等,全面反映了明清中央政府在澳门问题上的政策、对策及其商讨过程,与《澳门专档》所收档案有互补性。其次,在时间跨度上,馆藏澳门档案从明朝天启、崇祯年间,历经清代十朝,均有翔实记载,而《澳门专档》收录的仅限于咸丰到宣统的四朝文书。第三,馆藏档案中,不仅有汉文的,还有不少满文的文书,特别是在清朝前期,不少文件只有满文,没有汉文。这也是馆藏档案独具的特色。杨继波副馆长还说,过去馆藏澳门档案并未系统整理过,这次编辑出版,80%以上材料是第一次公布,这对社会各界都是十分新鲜的第一手材料。
  在杨副馆长等人的陪同下,记者参观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编研部、保管利用部等处。当我们走进设备良好的档案保管库房,看到一些珍贵的档案史料,深感大开眼界和颇长见识。我们还看到来自各地的一些专家、学者正在查阅档案材料,不少外国朋友也在寻找所需资料。江泽民主席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70周年时题词:“历史真迹,东方瑰宝”。明清档案被誉为“东方瑰宝”真是当之无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