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饮食关系着民族的命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2
第12版(社会周刊·读者之友)
专栏:身边的话题

  饮食关系着民族的命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员 赵霖
  当前,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正在逐步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单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想吃得好一些;而在吃好的问题上,一些人又进入了新的误区。因此,有必要对饮食观点进行再认识。有两种错误的饮食观点与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你想吃什么,你就需要什么营养;二是缺乏正确的营养学知识,对广告一味盲从,看到报纸、杂志上介绍吃什么好就专吃什么,听说吃什么不好就绝对禁食什么,人为地造成偏食。随着西方快餐文化进入我国,我们的传统饮食结构受到冲击,经济水平较高地区与某些大中型城市居民的膳食组成的“西化”倾向十分明显。
  80年代以来,以吃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意识到过量食用肉类所造成营养过剩的恶果,十分害怕胆固醇的危害。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广大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粮食短缺,肉、蛋、奶供应严重不足,甚至难以解决温饱,使他们无法具有足够强大的免疫力去抗御传染病;另一方面,某些城市和局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饮食结构改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流行,加之吸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盛行,“文明病”已开始发生。据估计,在今后25年内,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癌症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将增加约一倍。
  我国的传统膳食结构以粮食为主,副食主要是新鲜的天然食品,不作精细加工,粮食用量较少,茶为大众化的饮料,烹调食品大多使用素油。外国营养专家认为,我国传统膳食结构是防止肥胖等富裕型疾病发生的最佳膳食。近1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以上海为例:1992年,上海城乡居民粮食摄入量比1982年减少约22%,而动物性食品的消费却增加了1.5倍,其中畜肉上升了3.6倍,乳制品增加5倍,油脂增加0.7倍,食用高糖、高脂肪的点心增多,吃快餐、喝含糖饮料的现象已日趋普遍。到1992年,我国居民人均日热量摄入已达到2373千卡,脂肪提供的热量由1959年的9%上升到1992年的27%,接近30%的上限,其中城市居民已达31.2%以上,超过全国城市平均水平(25%),并已高于日本(24%)。与此同时,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已成为居民的三大死亡原因,这与某些发达国家和战后日本的变化极为相似,其中与饮食营养关系最为密切的心脏病死亡率已高于日本。
  在北京,导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患病率急剧上升,1991年北京市高血压和临界高血压人数已达200万,居全国首位。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肥胖者比例迅速增加,多种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的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64%以上,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解放初期,北京市糖尿病患者不足总人口的0.5%,而到90年代中期,此项数值已达5%,患者每年以总人口数1%的速度递增。人们健康状况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回避的跨世纪的挑战之一。
  近些年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突出的是三餐中的主食。在城市,不少居民非精制大米不吃,非富强粉馒头不买。而发达国家却大踏步走上回头路———由精返粗。在德国,含有麸皮的全麦面包销路大畅,超级市场中的黑面包“身价”在白面包之上;在新西兰,“主食吃杂一些,配以豌豆、蚕豆等”已成为政府的号召;在美国则把粗粮和蔬菜列为“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基座;在加拿大黑面包更是必备的主食。国外营养学界提出,“饮食清淡、热量平衡是长寿的关键”,这些观点与我国“粗茶淡饭保平安”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饮食习惯和观念上的逆向变化及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已明白无误地提醒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审慎对待热度日高的饮食“西化”时尚了!
  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转而强调主食吃粗,是因为从历史的教训中认识到,主食过于精细、单一,造成营养失衡,是影响民众体质的重要原因。西方当初是在有了足够动物蛋白的条件下才开始由粗向精过渡的,而我们却在动物蛋白本还不足时就将谷物中的许多维生素弃之不用,岂不更显失策?西方发达国家主食精粗选择上的反复告诉我们,广食“五谷杂粮”,求得营养平衡是个讲究科学营养的问题。
  有人认为,“在经济不很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谈不上营养”,这种以为富裕了才能讲营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讲营养就是要在吃饭上讲究科学,引导人民群众合理地安排饮食,不断根据国情调整和优化食物结构,最终达到提高广大国民健康素质的目的。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的第二年,在经济最为困难的时候颁布了《营养法》,在最为贫穷的时代加强了营养工作,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国民体质,渡过了经济上的难关。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应当不失时机地普及营养学知识,否则经济虽然上去了,而不讲科学造成的民族营养问题却出现了。正如美国参议院营养与健康特别委员会主席麦戈文所说:“现在营养问题或者说营养不平衡、营养过剩、营养质量的问题已成为关系到人民健康的首要问题。今天的危险不是脚气病、粗皮病或者坏血病。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要比这微妙、可怕得多。千百万美国人塞进肚子里的东西很可能使他们患肥胖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一句话,会慢慢地致命。”这段话虽然是他对70年代美国饮食习惯和食品供应状况的强烈抨击,但也正是时下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调整、优化食物结构,引导全民族正确、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赵霖,解放军301医院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所微量元素研究室主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量元素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微量元素分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委员会委员。1992年以来,曾先后三次应邀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营养生理研究所从事客座研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