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有什么胃口点什么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14
第11版(教育)
专栏:

  5200多名学生就餐,100多种小炒,30多种主食,任你挑选;每月150多元就能吃饱、吃好。在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的大餐厅,学生们说,我们这里——
  有什么胃口点什么菜
  李曜明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让人难以相信。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5200名学生,吃饭时不挤、不嚷。3个大食堂,50多个摊点、窗口,摆放着一盘盘洗净、切好的鲜菜、鲜鱼、鲜肉,100多个品种。衣着整洁的炊事员满脸堆笑,不停地吆喝,吸引着学生们来此点菜。菜选定后,现炒现卖,油放多少,调料放多少,炒到什么火候,学生一目了然。几十种主食令人目不暇接,热腾腾的面条、包子、馅饼等随时可买,如同到自选商场购物那样方便;这里一日三餐开饭时间长,到吃饭时间,你可以不急不忙,仍然打球、看书,1小时甚至2小时后再去还能吃到热饭菜,晚上10点多还可以吃到夜宵。
  说起这些新变化,学校生活服务中心饮食管理部负责人说,伙食改革并不难,关键是要砸大锅,开小灶。
  吃饭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秩序。1993年,学校领导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出了一套改革方案:
  ——精简后勤管理人员,减少管理环节。成立生活服务中心,下设后勤服务、校园管理、科技开发和饮食服务部。饮食部不养闲人,只保留几个管理人员,并经过竞争上岗。
  ——把食堂化整为零,由个体独立经营。过去,食堂曾有过几次改革,比如,按营业额拨管理费,或按就餐人数拨管理费,或按成本核算等,但后来都失败了,根本原因是没有触动旧的“大锅饭”的管理模式。这次,学校将食堂全部推向市场,推向社会,让食堂在竞争中生存。学校拆掉了三个大食堂的大锅和灶台,修隔成50个透明的承包点,在校内外公开招标承包。
  承包方案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徐州市一些饭店的老板纷纷来学校投标。学校选定了50个摊点的承包者。
  学校不给食堂拨一分钱,不管煤、水、电等费用。学校只进行宏观管理。炊管人员必须持健康合格证上岗,定期检查身体,并建立健康档案。学校有食品卫生管理员,定期检查食堂卫生状况。为了及时了解各饮食摊点的亏盈情况,宏观调控饭菜价格,学校投入30多万元,在各个摊点安装了磁卡售饭机,学生到饮食部交钱,用磁卡买饭,然后由饮食部和各承包者结算。学校确定各摊点饭菜经营利润幅度,主食为15%,小炒为20%,如果超过这个幅度,则予以处罚。各种主、副食品要明码标价,并公布市场价格。学校成立了由后勤副校长、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学生会干部、生活服务中心经理以及炊事人员组成的伙食管理委员会,每月通报伙食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办法。对饭菜的数量质量和品种也有具体要求,主食要不生、不煳、不酸、不夹生等。副食要色鲜、味美,主食每斤少一钱罚款10元。主食每天应保持30个品种,副食品种不少于50个,凉菜每天不少于10个品种。制定学生营养就餐指导食谱,规定学生一日三餐营养分配方案,每日摄取的总能量为2100—2600千卡。提出让学生每天吃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并将此张贴在餐厅的醒目处。
  改革使食堂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不再给食堂拨款,承包者和炊事员的经济收入全靠食堂经营得如何,学生成了真正的上帝。每个摊位的承包者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招”,推出诱人、可口的饭菜,卖最低的价格,以此来吸引就餐者。原来的大锅菜没了,现在全部是一盘盘洗净、切好、现炒现卖的小炒,品种多,30多种主食。50个摊位竞争激烈,日日变换花样,家家提高质量。他们知道,如果得罪了“上帝”,饭菜就卖不出去,就没有收入,就会影响自己的声誉,就在学校呆不下去。所以,炊事员做到了热心、诚心、耐心,话热、饭热、菜热,每日笑容可掬,时刻等待着学生来用餐。各摊点提供多种服务,从早6点至晚10点实行全天候服务,按时服务,订菜服务,上门服务,甚至还可以赊账,以满足不同层次就餐者的需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