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为了祖国的“粮仓”——记长沙市搬运工人搬运治湖器材的紧张劳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1-16
第2版()
专栏:

为了祖国的“粮仓”
——记长沙市搬运工人搬运治湖器材的紧张劳动
王永鎔
在湘、资、沅、澧四水汇集的湖南省沅江县茅草街,二十多万吨物资器材堆积得像小山一样,帆船、轮船日夜不息,来回交错地向各处工地转运。
路过这里,常常可听到人们的惊叹、赞美的声音。
“从那里运来的这样多的物资器材?”
“好粗、好长的楠竹!多结实、多精工的箢箕!”
“共产党、人民政府真为我们想得周到,洪水刚退去,修堤的物资就运来了!”
转移到山区、丘陵区的成千上万的农民们,看到或听到运来这样多的修堤物资,都满怀信心地携着家眷划着划子回来修堤了。
物资,哪怕早一天,就是早一个小时运到工地,将会给三百多万农民何等的安慰和鼓舞啊!
可是,这些物资是怎样运来的呢?
几百公里的粤汉、湘桂铁路线上,满载着工程器材的车皮,急速地向长沙市火车站奔驶着。从长沙火车北站通过市区往湘江新河一带码头的两三公里的街道上,七百多辆板车日夜不息,一车接一车地把四十万根楠竹,二十万担箢箕以及其他大批工程器材运到新河一带的码头上去,然后改装木船,运往湖区工地。
夜里和白天一样的紧张。如果你走到湘江的码头上一望,那十里长的江边,无数盏电灯,发出灿烂的光芒,辉煌地照耀在江面上;那一排一排的帆船,满载着楠竹、箢箕等治湖工程器材,急速地向着二百多公里远的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驶去。紧接着,又一排一排的帆船火速地从湘江上游驶向新河一带的码头来,整整齐齐的排列在江岸。这时,搬运工人们,马上跳上船去,扎好帮子(两只船并排扎成一对),装上器材,又一对一对的帆船急速向工地驶去。
路过湘江新河码头一带,可随时听到那些从小就生长在这里的老年人在发表着自己的感想:“在国民党时代,湖区遭了灾,只见那一批一批的灾民逃往长沙市来。可是今年湖区遭了这样重的灾,不但见不到灾民逃来,相反的,只见到大批大批的船装运物资往湖区去。”
走进长沙市搬运公司竹木办事处北区服务站的办公室,搬运工人们川流不息地进出着,他们有的眼眶有些发黑,有的眼珠已经发红,好像有几夜没有睡觉了,但面上却显不出来丝毫的倦容。
墙壁上贴着搬运工人们以小组或个人写来的保证书,那保证书上的字,有的多了一撇,有的少了一点,有些语句也不很通顺。可是,看完了那些保证书以后,会给人们一种真实的感情和坚强的力量,使人们亲切地了解他们支援治湖工程,修复祖国“粮仓”的伟大心愿。楼上的扩音器里,传出响亮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声,也不时传出一个小组和一个工人又一次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捷报。
参加长沙市竹木码头搬运治湖工程器材的一千一百多搬运工人,大部分是参加过今年滨湖沿江地区的防汛抢险工作的,他们五十多天,夜以继日地和洪水搏斗过,现在,他们又以更高的热情,支援农民兄弟修复垸堤。搬运队第十六大队的张少安,前几天,接到老婆从家里来信,要他无论如何回家一趟,看一看他多年不见的亲姐姐。他看完信后说:“工作不完,哪能放心去,让老婆在家里招待吧!工作完成了,再去看也不迟。”
和张少安同一个队里的青年团员陈斌,前几天,他的父亲死了,家里无人照料,他请一天假回家料理一下,第二天一早就赶回工地来,继续紧张地搬运着。
工人们搬运的情绪是很高的,但是,他们第一次搬运这样多的器材,特别是搬运那样长的楠竹,对他们是一件很生疏的工作。在装运楠竹上,他们不能像平时那样以一只木帆船来装运,必须用两只同样长短,同样高低的船并扎成一对帮子。这是一个新事情,开始绑扎时,每个技术小组(十人,或十一人),平均每天只能扎两对,有的组,甚至一天才扎一对。以这样慢的速度,要使这样多的器材在枯水以前赶运到工地上去,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在“快装、快运、快卸”的口号下,纷纷起来挖潜力,找窍门。第七搬运大队第一分队第一技术小组,想出了一种分工合作的“流水作业法”,使工作效率提高一倍。其他队的技术小组,有人采用了这种方法,也都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搬运队第一分队里,有个名叫汪基明的工人,看到工人们把楠竹一根一根的从码头上背到码头下,最快的平均也要五分钟背一根。爬上爬下,化了很多时间,而且很累人。他又看到码头上堆积了很多的楠竹,阻碍汽车通行。于是,他建议把楠竹运到码头上来,不要拆散,随即把板车与楠竹一起从码头的斜坡上滚滑到码头下。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工人的疲劳,因而提高工作效率三十倍以上。
长沙市竹木码头的搬运工人,就是以这样的首创的精神,忘我的劳动来搬运治湖器材的!
浩大的洞庭湖治理工程,马上就要全面动工了,当那七十万民工使用这些器材,修复“粮仓”的时候,想到明年夏天,湖滨地区的田园里,长着一片一片黄甸甸的稻谷,该是多么愉快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