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在合作化的道路上——记八百里秦川中的一个村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1-16
第2版()
专栏:

在合作化的道路上
——记八百里秦川中的一个村庄
本报记者 艾方
九月中旬,我访问了陕西咸阳县的两寺渡村。这时候,村里的农民们正一面忙着准备秋收秋种,一面忙着扩大和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这是个三百来户人家的村庄,座落在渭河岸上,是一个渡口。村的东西两头过去各有一个不大的寺院,因此叫两寺渡。
这一带的土地很肥沃,是以富饶著名的八百里秦川上的一片土地,渠道纵横,盛产小麦和棉花。今年这里的小麦的收成是过去所没有过的丰收。秋季,玉蜀黍、谷子已经熟了,正待收割;棉田里遍地花白,男男女女从早到晚在地里摘花——到处又是一片丰收景象。
富饶、美丽的两寺渡的农民,解放前过的是极其贫困的、恶劣的日子(大家都管两寺渡叫餄餎村,因为全村卖餄餎求生活的人很多)。解放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大家组织起来,一步步走向富裕。
这里,晓光农业生产合作社(以下简称晓光社)和它的社员们,走在了大家的最前面。晓光社在这以前虽然也只有十一户社员,但它像一面旗帜一样指着大家的去路;这一带的大人小口没有不知道它的。晓光社的庄稼产量在当地是最高的。渭滨乡(辖两寺渡的乡)是今年咸阳县的丰产乡,平均每亩地产小麦三百二十斤,这是个不小的数目了,可是晓光社的土地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了三百七十多斤。秋庄稼虽然还没有收下来,产量不能最后确定,可是那些种地的老手,心里早有个数目了:单干户和互助组的玉蜀黍平均每亩可收三百斤、四百多斤,晓光社的平均每亩可达到六百斤;单干户和互助组的棉花平均每亩能收六十多斤近七十斤(皮花,下同),晓光社的每亩平均可收七十多斤近八十斤。大家都说,“社里的庄稼乌油油像油泼的”。晓光社的车辆、牲口是最强的,养的猪是最多最肥的。这里有一句形容殷实中农的话叫“四硬户”——土地硬、牲口硬、农具硬、劳力硬。可是任何一个四硬户,任何一个互助组的土地、牲口、农具和劳力,也比不上社里的硬。
一天,社员冯增武吃罢晚饭,在他家里和我谈起他半生的生活。按照冯增武的说法,他这个原来种着七亩二分地的四口之家,解放前被三件事情(其实不止三件,而是他直接感到打击最重的三件)捆住了。第一,是国民党抽壮丁,抽过他两次,他没有去,就出钱、找人,两次出钱折合一千八百斤小麦;第二,是父亲死,送葬;第三,是房子毁了,盖了间小房。从此,他背上了很高利息的债。他说:
“加上地土少,漂不住个牲口,也就积不下粪,庄稼长不好,一年收下的粮食,吃了就还不上利钱,还上利钱就没啥吃!办法都想尽了,给人家拉长工,卖短工……还是不行……。”说着,他摆一摆手,似乎表示过去的事情已经一章揭过,不必再提。
解放后冯增武从高利贷的束缚下解脱出来。他参加了互助组。虽说一直到入社前,他们的互助组办的并不很好,但生活仍是渐渐上升的。他说:
“这几年家里的收入能都和今年收入一样,那光景早就更好了!”他这话是有根据的。今年晓光社麦收预分,他分到了一千七百五十五斤小麦,还有副业分红,共四十四万元。只是小麦的收入,就比去年在互助组的时候多一千三百七十五斤。这只是他全年总收入的一部分。现在晓光社的全年总收入的估算,已经算出来了。他夫妇俩已经做了一百五十多个劳动日,估计全年可做一百八十个劳动日,每个劳动日可以分一万七千元左右,这样,劳动分红,他全年可以分三百万元左右,加上土地分红,全家全年可以收入四百来万元。把这些钱折成麦子,将近四千斤。这是冯增武从来没有过的一年的收入。
不只是多分了粮食,社员们对统一经营土地、初步分工、集体干活的好处的体会是深刻的。所有过去有牲口的社员都说:过去种地难啊!忙时候,人和牲口一齐下地,一齐回家,牲口休息了,人不能休息——要先推两车子土给牲口垫垫圈,没有水要提水,夜里一次又一次地起来拌草喂牲口,睡不了好觉。现在,有专人喂牲口,有专人搞副业,农作活大家分配好,一个心地干活,心静、痛快、出活,还不显得累。过去没牲口的社员说:过去种地难!样样操持,种子、肥料……就是组成了互助组,牲口、农具问题解决了,别的问题还是很多。入了社,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些事实着实挑动人心。今年春天,晓光社的麦苗长起来,“到底还是社里的麦子好”已成定论的时候,有些人就到晓光社去,要求参加进来。因为当时晓光社不是扩大的时机,入社问题没有解决。这股劲一直蹩到麦后建社工作组到村上,那些积极分子就首先要求入社了。
现在,晓光社已经从原来的十一户扩大到一百四十四户。同时又建立了两个新社,一个三十四户、一个八十一户。这样,全村百分之八十的户数都入了社。
这是经过了两个月左右工作的结果。当建社工作组到村的时候,尽管要求入社的积极分子如何迫不及待,工作组的干部研究了当地农民的思想状况之后,还是决定首先领导群众广泛展开建社工作的酝酿讨论,这在建社过程中占的时间最长。因为大家的思想是参差不齐的。去年晓光社才建立的时候,有些人就曾摇头,不以为然。很多人在“等一等、看一看”。看了一年,看出名堂来了;去年摇头的,有的变成了今年要求入社的积极分子。但是,还有很多人,虽然入社的要求进了一步,要入社了,还得“考虑考虑,商量商量”。
自从去年晓光社建立以后,农业社就是大家日常谈论的一个题目。不过那时是谈社,谈别人的多,时间隔了不到一年,话锋转到自己入社的问题上来了。
谈论是热烈的。在地里干活的时候谈,休息的时候也谈,开家庭会商量、争论,……多少人兴奋得夜间失眠了!有些人思前想后,因思虑过多而失眠了!
思虑些什么,有些什么问题呢?有的老汉想:
“地统一使用了,以后人死了往那儿埋?再说,以后要使用拖拉机了,那家伙翻地,过去就是一大片,不把坟头荡平了吗?”有的妇女问:“牲口、大车作价入社了,走娘家怎么办?入了社按劳、按股分粮食,是不是也分柴?不分柴,没柴烧怎么办?”有些土地、农具多的,顾虑入社的牲口、农具折价会不会合理?入社后自己会不会吃亏?许多问题,本来是不应该成为问题的,晓光社事实上也早已解决,并显示给大家看了的。由于疏忽或者是
“慎重”,在入社之前,有些人仍拿这些作为问题来考虑。
工作组组织各类型代表性的人物参观。访问老社。他们参观了拖拉机站给临近的兴平县窦马乡许敬章农业社耕地。当拖拉机在大片土地上开动起来的时候,有的人在后面量深度,有的专看拖拉机耕到坟头前怎么办。拖拉机耕的深,绕过坟头,坟头周围的地耕得却很好。一切平静无事。他们回到村里,逢人便说:“拖拉机就是好,看起来笨重,翻起地来却怪灵便哩!”“看!那拖拉机翻的地又深又匀,怎么能不多打粮食!”原来顾虑没法走娘家的,顾虑没柴烧的,顾虑消除了。无论晓光社或者是许敬章社,都同样证明了:有牲口车辆的农民入社不但不吃亏,同样有很多好处。大家纷纷入社了。
殷实中农冯德升的家庭,就曾经是顾虑很多的。他现在是第二晓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副主任(原来的晓光社扩大后改名为第一晓光农业社,其他两个新建社为第二、第三晓光农业社)。过去他有两头大犍牛,一辆大家所说的“上八件下八件齐全”、“二十四头不露”的大车(即车上车下附件齐全,车的前后顶头有二十四处都用铁包了的)。他原来过的也是苦日子,经过他弟兄的手,家当渐渐大了些。他勤劳,农忙的时候,早出晚归,两头见星星,农闲的时候搞副业,会想出很多办法。他节约,近于吝啬。他把他们开家庭会讨论入社的情形,都告诉给我。我问他,在那以前他有没有顾虑,顾虑些什么?他说:“怎么没有顾虑?土地、牲口,过去都当命根子,心系子么,要交到社里去,开始还能没有点顾虑?”说着,他坦然地笑了。“是这样,”他停了一会说:“一考虑,还是入社好,粮食收的多,牲口、农具折价合理,大家都合适、都好。有人问我‘你为啥要入社?’‘有什么条件入社?’我告诉他,我就是为这要入社。这就是我的条件。……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办法没有错,走社会主义的路没有错!”
这都是报名入社之前的事。我离开两寺渡村的时候,三个社已经组织就绪,共同开了成立大会。晓光一社因为社大,牲口多,找不到那么些现成的喂牲口的大房子,正在盖牲口房。三个社都已经准备好了肥料、种子、农药,就要开始种麦,并且已经作出了明年全年生产的初步计划。结合订生产计划,供销合作社派人和晓光一社订立几项产品的供销结合合同。住在兴平县窦马乡的陕西机器拖拉机站也派了人,正和三个社分头商订租用拖拉机秋耕的合同。
大家共同在为明年更大的丰收和更富裕的生活而兴奋地忙碌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