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学会算经济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15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学会算经济账
  王义堂
  某省一个村,投资三千万元,在村里建了个宾馆,不少人看了都为宾馆的豪华气派、为农村的富裕繁荣叫好。
  但不久前,一位领导同志视察时,产生了疑问。他和村委会主任算开了账。问:“去年盈利多少?”答:“四十五万元。”“折旧提了多少?”“没提。”“银行贷款利息付了多少?”“我们用的全是自有资金,不用付息。”那位领导同志的眉头拧紧了,他拍了拍村委会主任的肩膀说:“这个宾馆每年应该提二百万元的折旧费,三千万元存到银行,一年也有几百万元的利息。两项加起来,你们去年不是赚了钱,而是赔了几百万,这个账你算过吗?搞经济建设,得学会算账啊!”
  搞经济建设必须算经济账。折旧费的提留,银行的利息等费用,在我们选项、立项之前就应该考虑。这是经济建设中最起码的常识。但类似这个村委会不算或不会算经济账的情况,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并不罕见。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只管生产,不计销售、不计成本的偏误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我们看到农村建起了豪华宾馆,只想到这是农村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不是首先去细究它的经济效益;只看到农民手里有了钱,而不去想办法帮农民用这些钱去赚更多的钱。一些地方、一些企业的领导所以不顾中央的三令五申,不顾宏观调控的大局,不计经济效益,拼命上重复建设的项目、力所不及的项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在算自己的政治账——工程就是政绩,就是升官的阶梯。
  如果说,一个村委会不会算经济账还情有可原,不算经济账造成的损失还是有限的,那么,那些被委以重任、握有决策大权的人不会算经济账造成的损失,则是触目惊心的。据报刊披露,投资上亿元的四川天府墙地砖厂,一九九二年动工兴建,一九九七年未竣工就宣告破产。国家投资数十亿元建设的中原制药厂,在引进生产线过程中,让外商算计了我们,使这个号称“全国制药业航空母舰”的企业,历经十多年的筹备、建设、试产,始终未能按设计要求达标运行,被迫关门停产,企业负债达三十亿元。
  我们的经济建设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进行的。精明的外商,不仅对他们投资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细小的环节精打细算,而且在市场上、战略上也算计我们。为了让他们的产品最终垄断中国市场,获得垄断利润,他们降低产品价格,不惜在近期内赔上几十亿的美元。他们果然挤垮了我们一些企业,占领了我们一部分市场。面对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握有决策大权、负有决策重任的同志,如果由此而警觉,而振作,学会算账,乘势而上,这是好事,这会练出精兵强将;如果不会算账、不去算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
  经济建设中,精打细算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也是科学决策的内容。为了适应艰巨、复杂、长期的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学会算局部的账,更要学会算全局的账;不仅要算眼前的账,更要学会算长远利益的账。而为了保证决策的科学,为了科学决策的顺利实施,不仅决策者要学会算账,每个普通公民也应当学会算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