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科索沃危机 眼前山重水复 何日柳暗花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1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科索沃危机
  眼前山重水复
 何日柳暗花明
  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 吕岩松
  近来,科索沃局势出现两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持续了一个多月的相对平静被打破,武装冲突再度升级;与此同时,西方大国提出了有关科索沃未来地位的“框架”,恢复和谈再度提上日程。这两个动向本是相互矛盾、彼此排斥的,不过它们之间似乎也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6月中旬,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在莫斯科同叶利钦总统签署了有关科索沃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接受国际联络小组提出的大部分要求。在此之后,南斯拉夫武装力量保持克制,暂停清剿阿尔巴尼亚族非法武装。然而,“科索沃解放军”并未偃旗息鼓,它利用这一机会加紧扩大地盘,甚至对城市发动进攻。从上月下旬起,南斯拉夫警察和军队转守为攻,除打通普里什蒂纳—佩奇、普里什蒂纳—普里兹伦两条具有战略意义的公路外,还重创阿族非法武装,摧毁其在马利舍沃村等地的据点。
  科索沃冲突升级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欧大国纷纷呼吁贝尔格莱德恪守在莫斯科声明中的承诺,停止大规模军事行动。一些政治家认为,科索沃危机已是山重水复,只有北约的军事干预才能阻止局势进一步恶化。不过留心观察,不难发现西方对南斯拉夫政府的压力似乎多了点“分寸感”,它迄今尚未提出进一步制裁等具体措施。西方一些新闻媒介分析说,南斯拉夫政府最近对阿族非法武装发动的进攻似乎得到了国际联络小组的默许。几个月来,西方一直利用“科索沃解放军”对贝尔格莱德施加压力。在南联盟军队和警察被迫保持克制的环境中,阿族极端势力迅速膨胀,不仅控制了科索沃30%以上的领土,而且拒绝接受任何阿族政党的合作,扬言要通过武装斗争建立“大阿尔巴尼亚”。舆论指出,在美欧大国看来,“科索沃解放军”的行为已经“越线”,威胁到西方对科索沃局势的控制能力,而且可能在巴尔干地区产生连锁反应,因此希望借助南斯拉夫发动的军事行动“削弱”(而不是铲除)“科索沃解放军”,将其推到谈判桌旁。目前的紧张局势有可能成为恢复和谈的序幕。
  如果目前的冲突真的成了和谈的序幕,那么即将恢复的和谈进程是否会像上次一样脆弱呢?应该说,近几个月科索沃的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谈判条件较前更为成熟。首先,事态的发展表明,双方都难以用军事手段结束这场危机,对话是其现实的抉择;其次,西方大国为谈判制定了框架,有关科索沃未来地位的讨论将找到某种依据点。据此间权威人士透露,根据国际联络小组制定的方案,科索沃既不是“第三个共和国”,也不完全从属塞尔维亚,它将在塞尔维亚议会拥有自己的代表,在有关科索沃问题上拥有否决权,同南联盟的关系将建立在某种形式的分权条约基础上。另外,科索沃将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对当地警察的主要控制权;第三,重新组建的阿族谈判代表团将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对局势更具控制能力,这有助于消除冲突和对和谈进程的干扰。
  应该看到,目前的科索沃局势还相当严峻,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还有许多障碍有待克服,如某些敏感问题处理不好,不排除武装冲突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
  (本报贝尔格莱德8月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