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电梯停运苦了残疾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15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社会聚焦

  电梯停运苦了残疾人
  本报记者 傅丁根
  位于江西南昌市胜利路李家巷2号的江西省残疾人、聋儿康复中心,楼高13层。自1995年楼内电梯投入使用以来,由于质量问题,给在这个楼参加康复学习和接受培训的残疾人以及工作人员带来烦恼。
  据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大楼使用的电梯是由上海苏州迅达电梯经销维修服务部供的货。电梯安装后一运行就出现诸多质量问题:门合不拢,指示灯与所到楼层不一致,运行时“咣当”作响,等等。南昌市有关部门曾对这部电梯进行过多次检查验收,均不合格。后来不知为什么,又验收合格了。维修单位也断断续续对电梯进行过多次维修,可修了又坏。电梯使用期间,多次把人关在电梯里,有的人从上午上班一直被关到下班,连开电梯的人也被关过,吓得人们都不敢乘坐。电梯反复修又反复坏,最后这部耗资35万元的电梯只好关门——停止运行,至今已一年有余。
  楼里的人计算过,从电梯安装到停止运行,实际运行时间不超过30天。电梯关门,苦了残疾人。13层是江西省残疾人培训中心。记者采访时看到,30多个残疾人在这里接受缝纫等技术培训,他们大都腿部有残疾。25岁的残疾人刘金林,是革命老区莲花县人,幼时患小儿麻痹致右腿残疾,去年9月进入培训中心学习缝纫。他每次都是一步一个台阶上楼,中途要歇息好几次,到了顶层已是气喘吁吁(见图①)。为此,在培训中心学习的残疾人难得下楼一次。培训中心万主任对记者说:“没有电梯,使培训中心的工作难以开展。很多残疾人都望楼却步,敬而远之。”
  这栋楼的11层是聋儿语训中心,36个2至7岁的聋儿在这里接受语言训练。年龄较小的聋儿每天都得由父母抱着上去(见图②);稍大一点儿的聋儿则由老师领着,自己爬上(见图③)。虽然常来这里的残疾人似乎已对这座没有电梯的高楼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但他们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问号:“这楼要爬到哪天才是头啊?”这些残疾人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快把电梯修好,不要让我们再这样爬了!”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