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6阅读
  • 0回复

何江波:梅花香自苦寒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15
第12版(职工天地)
专栏:

  何江波:梅花香自苦寒来
  本报记者 吴兴华
  1997年度“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何江波,是来自湘南潇水岸边的道县水文站站长。
  梅花香自苦寒来。1981年12月,喝潇水长大的何江波,高中毕业后顶替父亲,高高兴兴来到潇水上游的道县豪福水文站,当上了一名水文勘测工。198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河海大学函授班的毕业证书。
  17年来,何江波先后在道县豪福、蓝山毛俊、江华、道县等水文站工作。这些水文站大都设在偏僻、人烟稀少的江边。何江波无论在哪里工作,他都立足本职,坚持刻苦学习。何江波有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工作较难理解或容易混淆的规定、技术要求以及工作中难点问题的解决,无论上班,还是外出,总是带在身边。在年报或定线会上,很多同事,包括从事勘测工作多年的工程师,遇到问题,总爱与何江波磋商,同行们亲切地称他为“水文活词典”。
  何江波刻苦自学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和鼓励,1985年以来,他被破格晋升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92年他获得了首届“全国水文勘测工技术大赛”总分第一名和两个单项第一名,被水利部、劳动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水文勘测工技术能手”的光荣称号。1996年,他又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1993年汛期,他正担任江华水文站站长。水文站所在的水口镇出现洪水。因江华站是潇水上游第一个水文站,无法用相应水位作洪水水位预报。何江波与同事们用降雨径流关系对水口镇的洪水作了预测,在洪水到来之前4个小时对洪水作了预报!
  1995年,何江波独自完成了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下达的“道县水文站泥沙测定比合法取样CS11型误差分析”科研课题,进一步提高了水文预报的速度和准确率。
  道县水文站缆道测流控制装置,投资几十万元,但出故障后无人会处理,长期闲置。1994年,何江波调到道县水文站后,运用所学的技术,带领两名青年工人对该缆道测流控制装置全面改装,并安装了无线测流信号,修建了配电控制室,设计出限位保护装置,解决了过去控制电路经常出故障的弊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