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拓展阅读的天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16
第12版(副刊)
专栏:书海扬帆

  拓展阅读的天地
  辛平
  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辑方式,近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讨论。让学生仅仅成为背诵的机器,让学生仅仅陷入词义的机械性的解释,还是为他们提供更为广泛的阅读空间,用丰富而优秀的文学读本、科学读本来熏陶他们的艺术感觉,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已经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思考,这显然是一个重要课题。
  稍微年长一点的人,也许还记得五十年代曾经出版过的一套高中文学课本。应该强调的是“文学课本”,而非现在这样的“语文课本”。这套文学课本,一共四册,第一册是先秦两汉文学,第二册是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文学,第三册是元明清文学,第四册是1949年以前的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课文是《诗经》中的《关雎》,最后一篇是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片断,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都被选进去了。而且,每一单元都有时代概述和文学史概述,每篇作品都有详细的注解,虽说是作品选,却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文学史知识。这显然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使中学生在阅读大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逐渐丰富了自己。
  一位著名的中学特级语文教师说过,把文学作品仅仅作为语文教材是不够的,中学生的许多想象力就是靠文学艺术才激发起来的。正是这位特级语文教师的话,启发了“火凤凰青少年文库”的主编陈思和。他感到,读文学作品,当然应该弄清楚语词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应该通过阅读,获得一种少年男女对美的感受,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美感,还有透过语言艺术来获得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美好感情的特殊感受。这是靠心灵对心灵的呼唤,靠感情对感情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绝不是简单的几句概念和几条定义所能传授的。作为一位大学教授和文艺理论家,陈思和注意到中学生这个庞大的读者群,他和那位中学老师一样,感到有责任丰富中学生的修养。这也就是主编一套青少年文库的初衷。
  这套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火凤凰青少年文库”,计划一共出版十六辑九十六种,分两批出版。目前已出版第一批,八辑四十八种。出版的八辑包括古典名著漫游、传统文化浅说、唐宋诗词赏析、现代文学读本、少年小说译丛、开拓心灵世界、知识就是力量。请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作家来为青少年编写普及读物,提高青少年各方面的文化素养,让他们从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不断吸取营养,使心灵之花得以健康开放,这是值得做的事情,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无疑,这样一些读本,会成为青少年课外阅读的新的天地。
  从青少年的全面成长角度说,的确应该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不能把他们仅仅关在笼子一样的小天地里。让他们读文学作品,读科学家感受生活感受科学的故事,都与讲授课本知识一样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更为重要。应该让他们有时间有条件面对自己的心灵世界,并且在文学作品和百科读物的帮助和引导下,逐渐认识它,丰富它。正是根据这一需要,“火凤凰青少年文库”在阅读范围和编辑方式上力争摆脱学究气,以引起中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