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三百年梦想成现实——记丹麦大贝尔特海峡大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3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三百年梦想成现实
  ——记丹麦大贝尔特海峡大桥
  本报驻瑞典记者 章念生
  横跨丹麦菲英岛与西兰岛之间的大贝尔特海峡大桥是一项浩大工程,其公路桥全长17.5公里,铁路部分由6.6公里的西桥与8公里的海底隧道组成。整个工程历时近10年,耗资337亿丹麦克朗(约合48亿美元)。继去年6月1日大贝尔特大桥通火车后,今年6月14日公路桥也正式通车。通车那天,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座车领着750辆老式汽车和60辆哈雷摩托车,浩浩荡荡开上大桥。这标志着大贝尔特大桥全线通车,同时也标志着丹麦本土3个岛与一个半岛已连为一体。
  记者8月初前往丹麦,有机会领略这座大桥的风采。我们来到菲英岛东端尼堡市的时候,碰上了阴天,对岸西兰岛一片朦胧,大贝尔特大桥从尼堡市东岸伸出,看不到尽头;悬索桥桥塔顶端的指示灯,在云雾中闪烁。开上24米宽的双向四车道大桥,来到海峡中间斯普洛格岛。大桥铁路部分从这个岛中间进入海底隧道。我们经过隧道口附近时,一列火车呼啸而来,一瞬间就钻进了隧道。离开斯普洛格岛,开始慢慢上坡,一根根钢索从车窗旁掠过。来到悬索桥正中间时,已在离水面72米处,汽车好像在半空中行驰,俯视桥下,碧波中帆影点点,我们颇有“高处不胜寒”之感。
  在大贝尔特海峡之间建大桥是丹麦人几百年来的梦想。早在16世纪这里就有轮渡,但因这一地区冬天寒冷,交通常因海面结冰受阻。1658年那年冬天奇冷,大贝尔特海峡全线结冰,渡轮无法通行,交通受阻,丹麦人从那时起就提出了建桥的设想,但受技术等因素的制约,这个梦一直未能圆。1947年,丹麦海域又发生冰封,建桥的呼声更高了。此后40年,共有7任丹麦交通大臣的办公桌上都摆着建桥的方案,但一直未能实现。直到1987年,丹麦议会终于通过了建桥议案,1988年,大贝尔特大桥便开始动工。据有关桥梁专家评价,大贝尔特大桥的建成使丹麦的建桥技术跻身世界前10名。丹麦人引以为自豪的是:大桥东段跨度1624米的悬索桥名列世界第二,西桥是欧洲最长的公路铁路桥,海底隧道名列欧洲第二……
  大贝尔特大桥的全线通车,大大提高了丹麦交通运输网的效率。以前横穿丹麦,即从最东端西兰岛的哥本哈根出发,经菲英岛,到最西端日德兰半岛的埃斯堡,开车一般要4个多小时,如今3个小时足矣。此外,从北欧到欧洲大陆的运输时间也大为缩短。去年6月1日,大贝尔特海峡的铁路线开通后,火车日运量从原来的1.1万个列车座位提高到3.7万个。从去年9月开始,运行于北欧与欧洲大陆之间的火车已全部从大贝尔特海峡穿行。以前火车经此摆渡,约需1个多小时,如今只需7分钟。近一年来,已有700万旅客坐车从这里的隧道穿过。(本报斯德哥尔摩8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