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从“普通”含义的变化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1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从“普通”含义的变化说起
  董洪亮
  “普通高中”、“普通高校”,这些普通的字眼,在不同的年代却有不同的含义。改革开放前,“普通高中”主要是相对重点高中而言,“普通高校”则主要是有别于军事、体育、艺术类的高校;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大地,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普通高中”主要是指高中教育阶段非职业高中、中专、中技校的学校,“普通高校”除原来区别于军事、体育、艺术类高校外,则主要是相对成人高校来说的,“普通高校”是全日制的传统意义上的大学。
  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含义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教育事业是由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形式体现的,那时的教育由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构成主体。如今,我国教育的主体是四部分,即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即继续教育)。
  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大批合格技术人才与劳动者,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以专业知识或娴熟的技术发挥出重要作用。涉外服务、旅游、计算机应用等战线上,都能看到职高毕业生富有青春朝气的身影。到1996年底,全国共有职业高中8515所,在校学生395.75万人。职业高中在高中阶段教育中举足轻重。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也有一定发展。
  十余年来,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发展很快。全国现有普通高校1020所,而成人高校有1107所。成人高等学校包括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农民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独立函授学院等。到1996年底,全国成人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达265.57万人。另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为众多成年人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截至1996年底,全国累计报名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达2000多万人,本、专科毕业生154.4万人。
  一些名词术语含义变化的背后,往往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含义的变化,反映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