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设计人生——记“温州十大优秀青年”周德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14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无悔人生

  设计人生
  ——记“温州十大优秀青年”周德文
  本报记者 袁亚平
  “我很早就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读十年书,教十年书,办十年企业,写十年书。”
  他果然从一介书生,成为浙江巨龙实业有限公司总裁,被评选为“温州十大优秀青年”,被誉为“学者型的企业家”。
  白皙清秀的脸上,架一副金丝边眼镜。这位文质彬彬的周德文,今年36岁。他依然记得初入温州的窘境。1983年夏天,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温州,没有一个亲戚朋友,不懂一点当地方言。就凭着胆量和学识,他闯进了这个竞争激烈的城市。不到一年,他调入新建的温州大学,担当了繁重的教学工作,开设多门课程:《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活动分析》、《国际市场营销》、《外贸会计》。
  活跃的身影进出校园,思维的触角伸入社会:“温州现象”意味着什么?“温州模式”有何利弊?周德文参与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青年学术社团——温州市青年经济与管理科学协会,并连任了两届会长。他和一群年轻人,分头跑到温州各地,收集各类数据,整理系列创业史,开展理论研讨。几年下来,会员们撰写的100多篇论文,陆续在全国的报刊上发表。
  1993年9月,身为温州大学国际贸易教研室主任的周德文,突然辞去教职“下海”了。
  并非心血来潮,他经过深思熟虑。周德文说:“我长期从事理论教学与研究,时间长了,反而对理论产生一种困惑。因此我渴望投身实践,用实践来检验一下理论,也检验一下自己。”
  周德文出任一家服装公司总经理。他起草制定系列管理制度,采用“先市场后生产”的前卫型经营策略,引进德国、日本一流的服装生产线,聘请上海著名服装公司高级技师……公司生产的西服,荣获“’94国际优质商品博览会金奖”,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周德文显示了经营才干,他向往更大的天地。
  在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5位响当当的企业家,合股创办了一家公司,他们在寻找合适的总经理。周德文前去应聘。主考的董事们长长地舒了口气。
  周德文上任了。面对3个员工,一张营业执照,一间办公室,一切要从零开始。周德文找来温州企业家会员录,将有实力的、素质较高的企业家一一圈点,然后上门,诚恳地商谈合作。3个月后,“包机大王”、“鞋业大王”、“真皮大王”纷纷加盟。屈指一算,扩股32家,巨龙公司注册资金一跃达2120万元。
  “30个企业家抬起一个学者”,这条新闻在温州不胫而走。
  “巨龙”真的腾飞了。巨龙实业建材、巨龙广告、巨龙影视、巨龙旅游等分公司,发挥了巨大的人才效应,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不管商务怎么繁忙,周德文要求自己每年至少撰写两篇以上的学术论文。迄今,他已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管理科学》等报刊上发表30余篇论文。
  “不管成功与否,在适当的时候我准备离开企业界,在新的起点上来研究理论,撰写几本质量较高的论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