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围堰的生命线——防渗墙之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19
第4版(新闻追踪·地方新闻)
专栏:

  围堰的生命线
  ——防渗墙之战
  本报记者 杜若原 龚达发
  许多三峡工地的水电专家说,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上下围堰的防渗墙施工,防渗墙是围堰的生命线。
  被上、下游堰体围住的江段,是未来三峡大坝的坝址,抽掉里面的江水便进入基坑开挖和大坝浇筑阶段。在未来六年的工期内,围堰承担着抵挡三峡洪水、确保大坝施工安全的责任。可是,高达八十多米的围堰,是由石料和风化砂构成,无力单独承受洪水的巨大压力。因此需要在上下围堰堰体上各打一道一米多厚的混凝土防渗墙。
  在三峡工地,记者目睹了防渗墙施工的壮观场面:一百多台桔黄颜色的冲击钻在上下游围堰上排成两条巨大的钢铁长龙,延绵数里。从地上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你能感觉到堰体深处钻机的撞击力。
  在简陋的工棚里,葛洲坝公司防渗墙工程师阮守照告诉记者,如果把围堰比作混凝土,那么防渗墙则是其中的钢筋和脊梁。他指着墙板上绘着的施工图说,从堰体的断面来观察,防渗墙自上而下要穿越五六个层面。三峡工程防渗墙无论是工程量还是技术难度,都堪称世界之最。阮守照说,三峡围堰的防渗墙施工难度远在预想之外,其中最难的是穿越沙卵石层。据悉,由于沙卵石中夹杂有许多直径三米至五米的“孤石”,阻碍了墙体槽孔的进钻,只有采用深层钻孔爆破炸掉孤石。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进行深层爆破,又要确保堰体和槽孔不受损坏,这的确是一道难题。
  从技术人员精心绘制的模型上看,围堰里的防渗墙呈漂亮的拱形。但是,由于挡水面有深有浅,墙体所承受的水压也不同。因此,葛洲坝人研制出塑性混凝土浇灌墙体,并加入一种特殊的柔性材料。当围堰受到巨大压力或不均衡的冲击时,防渗墙能顺应墙体的变化而不致断裂。
  截至目前,防渗墙已完成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施工量。其中上游围堰防渗墙一万一千平方米,下游围堰成墙一万二千平方米。难度最大的河床深槽已顺利通过,防渗墙已植根于地下七十多米深的原始基岩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