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走安全质量效益之路——访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陈光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0
第2版(要闻)
专栏:

  走安全质量效益之路
  ——访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陈光毅
  本报记者 刘桂莲
  已当了四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的陈光毅,1933年8月生于福建莆田,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机电系,是中共十五届中央委员。谈起民航的工作,他成竹在胸。他说,在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中,民航总局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虽然机构、名称、规格都没有变,但其职责范围、工作思路、内容和方法,都要有深刻的变化,人员要精减,作风要改变,要真正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正如大家所说,“不变在外,变在其中”。
  陈光毅局长向记者介绍,民航改革起步较早,这几年,民航贯彻企业化的改革方向,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实现了管理局、机场和航空公司的政企分离,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高速发展转向适度快速发展,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从量的发展转向质的提高,创造了1980年以来最长的飞行安全周期,提高了服务质量,实现了生产、效益的同步增长,全行业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的发展轨道,改善了民航的形象。
  陈光毅说,今后五年,是民航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向民航提出更高的要求。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航空运输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扩大,民航运输企业面临集团化经营、跨国联盟的严重挑战和航空市场的激烈竞争。民航与其他行业相比,又有其特殊性。民航的发展和效益,必须建立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他说,飞行安全是民航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民航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中国民航要努力做到:
  全面贯彻“安全第一,正常飞行,优质服务”的指导方针,严字当头,居安思危,坚定不移地实现今年新的飞行安全年目标,并且继续努力,创造更长、更好的飞行安全周期。
  切实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做到总量控制、速度增长与结构调整的统一,机队扩充、建设规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走安全、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今年要努力实现8%—10%的增长速度。
  加大改革力度,推进航空企业的改组、兼并、联合,集中力量发展几个有规模、有实力、有效益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机场、航空公司、航线航班、售票处等为载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团结、求实、创新、廉洁”的行风,全面提高民航的整体素质,树立中国民航的良好形象。(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