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科技春雨洒三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1
第2版(经济)
专栏:

  科技春雨洒三河
  本报记者 董建勤
  4月18日上午,河北三河市的建新市场一派红火,虽正值春耕大忙,却汇集了万余人,显得格外拥挤。
  “义务解答技术难题,无偿提供技术服务”的横幅吸引了四乡八村的人们。农业部机关团委组织近50名技术骨干一早赶来,乘大集送科技下乡。
  市农业局局长王廷金介绍说,地处京津唐“金三角”腹地的三河市是传统的农业区,近年来城郊型农业迅速发展,但一些传统而落后的耕作方式仍存在,南部几个镇更加明显。农民渴求“科技春雨”。
  黄土庄一位63岁的老婆婆,一心要买好种子,说:“我4个闺女1个儿子都种地,我和老头还种着两亩半地,新技术真顶事,以前用得太少。”她挤进人群要了两份《全国农业重点推广技术挂图》,拿了技术人员的名片,说了声有事给你们打电话,就喜滋滋地骑着三轮车走了。
  读过几年书的农民于里平真诚地对记者说:“科技是真佛,谁拜谁受益。现在用科学种地,管理好,产量比过去翻番没问题。种地不耽误,再干点其他事,收入自然不会差。”他自己种的6亩地,就尝过用技术的甜头。
  一字排开的咨询台前,三五成群的农民围着农技人员问个不停。一拨人对中国种子集团公司的新品种热情咨询,有的问西芹种子是不是白杆;有的问生菜包团不包团,有的说:“那我就先买一袋试试吧。”
  54本《贫困地区实用技术成果推广项目》不到20分钟就被众多的农民一抢而光。
  时至中午,仍有不少农民兴致不减。粗略统计表明,这次下乡共发送有关蔬菜、小麦、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资料近万份、技术挂图200余份,接受3000余人的咨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