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上海回国留学人员有用武之地 创办企业五百多家,百余企业进入孵化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上海回国留学人员有用武之地
  创办企业五百多家,百余企业进入孵化基地
  本报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萧关根报道:上海市回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和上海新兴技术创业公司4月16日在漕河泾创业基地举行留学人员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毕业典礼。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启松领到了企业毕业证书,这是我国第一家从高新技术孵化器中毕业的留学人员企业。另外,创业基地内的22家企业(11家是留学人员企业)中,已有6家被市科委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具备毕业条件。这表明上海在扶助回国留学人员创业方面有了新进展。
  王启松是留学加拿大的高级访问学者。他对核酸、化学合成基因等技术颇有研究,曾在联合国遗传中心主持过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为了报效祖国,他辞去了国外的工作,带着8万美元资金和技术成果回到上海。在上海新兴技术创业公司帮助下于1994年12月1日在漕河泾创业基地成立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良好的技术创业环境中,公司发展很快,1996年被市科委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589万元。
  上海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回国留学人员的工作。关于上海要成为“工业新高地”和“人才资源高地”的决策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使上海成为回国留学人员创办企业的首批城市之一。自市人事局、市外资委等6个部门1993年3月联合颁发《关于出国留学人员来上海投资兴办企业的有关规定》以来,已有550多家留学人员企业在上海开业。其中相当多的留学人员带来的技术成果需要特定的环境来转化为产品发展成产业。
  1994年2月,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总公司投资建立的上海新兴技术创业公司是上海第一家自有孵化基地的孵化器。1996年6月,新创公司与上海市回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联合创办了漕河泾创业园区。它与浦东张江、嘉定、青浦一起成为上海四个留学人员创业基地,被留学人员称为“创业的摇篮”。目前,已进入创业园区孵化的留学人员企业有100多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