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潮流:全攻全守全面化——世界男篮锦标赛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3
第8版(体育)
专栏:

  潮流:全攻全守全面化
  ——世界男篮锦标赛观感
  本报记者 薛原
  美国篮球崇尚个人表演,而欧洲篮球则注重整体进攻,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欧美篮球各自风格的一种总结。在刚刚结束的世界男篮锦标赛中,由于美国梦之队的缺阵,使得欧洲篮球占了上风,而参加决赛的两支球队——南斯拉夫队和俄罗斯队的精彩表现,既使本届男篮世锦赛有了个不错的结尾,也让人对欧洲篮球的整体进攻有了更新的认识。
  场上位置的“模糊”是决赛两队的共同特点,两米以上的队员外围远投屡次在关键时刻改变战局,而小个队员拼抢篮板球的积极性和成效也颇为可观。如影随形的贴身防守使得比赛始终在高强度的对抗中进行,在比赛后半段,双方较量的焦点都集中在防守上,以至于近3分钟记分牌没有变化,而场上的形势则瞬息转变,节奏之快仿佛是在看一部情节紧张的电影。
  个人能力的提高是整体作战成功的前提。现代篮球的发展,要求个人技术越来越全面,能够适应场上多个位置的需要,也因此使得战术的安排更富于变化。如果说球员是教练员手中的棋子,那么每个棋子都能身兼数职,捏合在一起运用自然更加得心应手。欧洲篮球近几年自身的交流融汇日趋紧密,再加上不少优秀选手加盟NBA,个人能力又有提高。可以说,欧洲篮球的整体打法是建立在个人技术的高水平之上。这种整体打法既对球员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篮球场上全攻全守的场面煞是好看。像南斯拉夫队、俄罗斯队身高在两米左右的球员,个个身手灵活,无论在外围还是在内线,都能人尽其责,保证了整体打法的贯彻。
  相比而言,同样强调整体打法的中国篮球似乎过于注重场上球员的分工:组织后卫只管运球,中锋很少在限制区外活动,专长突破的球员远投不在行,射手一旦被盯死就无所作为。分工过于细致就好像在搭积木,缺少其中一块都难成气候。也正因为如此,上个赛季八一队王治郅、北京队巴特尔偶尔出手的三分球才更令球迷兴奋不已。而这种“灵机一动”的场面在我们的联赛中实在是少之又少。
  本届男篮世锦赛完全是欧美球队的天下,两支亚洲球队分别排倒数第一和第三。面对世界篮坛的发展潮流,中国篮球要想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应当从提高球员的个人能力开始,有了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谈得上整体实力的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