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初级阶段中的“四个不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3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初级阶段中的“四个不能”
  徐永清
  党的十五大强调指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精神实质,切实按照初级阶段理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做到四个“不能”:不能慢,不能急,不能变,不能乱。
  不能慢,就是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建设的基础和发展的底子非常薄弱。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一九九六年国内生产总值列世界第七位,人均水平仅排在第一百一十七位。我们的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有一点四五亿文盲。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改变这种面貌,慢慢来是不行的。慢了就不能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慢了就无法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从而丧失群众基础。不能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世界由冷战对抗转变为和平发展,可望保持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这为我们搞建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这样的机遇并不是永远存在的,慢了就会失掉这样的机遇。
  不能急,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说,就是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摆脱落后步入先进,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与复兴。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个历史过程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既不能慢,措施和步骤又不能急。对其长期性、艰巨性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吸取社会主义建设中急于求成的沉痛教训。五十年代的大跃进、七十年代洋冒进式的悲剧再也不能重演,乱上项目、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行为必须坚决避免。
  不能变,就是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二十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没有偏离这条路线。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它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们的工作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失误,关键是要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决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生动摇。
  不能乱,就是要保持社会稳定。稳定是大局,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要发展,就要改革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而在改革过程中,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动较大,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保持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创造一个良好的改革发展的环境,真正做到在保持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政治、社会稳定。这是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精神实质的重要方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