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英山牌照”感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2
第10版(社会周刊·读者来信)
专栏:读者论坛

  “英山牌照”感言
  湖北竹溪县 明扬
  报载,湖北浠水县绿杨乡不少本地摩托车主不在本县落户,而跑到英山县办牌照。其原因是英山收费比浠水少,于是出现了“浠水摩托英山牌照”现象。
  “英山牌照”现象并非浠水特产,其他地方也有。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因社会环境不佳、额外收费太多而气走客商痛失项目的报道吗!其实只不过是内容、形式不同罢了。“英山牌照”,实际上反映了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少数地方、部门,有的“公仆”常常高谈阔论,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改进服务质量,如何替老百姓着想,从群众利益出发,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等等。可是,当触及到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或个人利益时,则是另一番情形了。要么不顾人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瞎集资、乱摊派、随意搭车收费;要么雁过拔毛,见者有份;要么横加干涉,无事生非。于是乎,不断萌生出推诿扯皮、说情送礼、行贿受贿一类的非正常现象,不但搅乱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而且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声誉。
  在这里,笔者无意评论浠水办牌照的收费问题,而是想以此为由头,对这类问题谈些想法。我们不难看出,浠水办牌照因多收了百十来块钱,从表面上看,不仅使肥水流入了外人田,而更重要的是丢失了群众的信任,淡化了人民群众对管理部门的感情,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恐怕这些都不是金钱能买来的。从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来讲,办摩托车牌照收费贵,办其他证照是不是收费也贵?既然浠水人都不相信浠水人,而跑到外地去办牌照,恐怕外地人也很难相信浠水人。
  针对这类现象,笔者想说点儿心里话,第一,“民心是秤”。我们办事情,搞服务,质量好坏不能光凭嘴说得怎么样,汇报材料写得怎么样,而要看民心评价得怎么样。第二,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部门,办事兴业,一定要顺乎民心,合乎民意。但愿浠水人今后买摩托不再到英山办牌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