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实施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维护司法公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2
第10版(社会周刊·读者来信)
专栏:

  实施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维护司法公正
  最高人民法院监察室 张绳祖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该依法公正办案。审判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应当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都要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规定,是人民法院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法律依据。
  错案是指由于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错误,而导致法院的裁判有明显错误的案件。错案包括已经结案而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案件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或二审案件。
  在认定事实上有明显错误,是指在案件基本事实不清、主要事实失实或颠倒、是非不分或主要证据不足等情况下,仓促定案。在适用法律上有明显错误,包括在适用程序法和实体法上有明显错误两种情况。适用程序法有明显错误,主要是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受理立案而不予受理立案,或不应当受理立案而受理立案的案件。适用实体法出现错误的情况包括:认定罪与非罪上的错误、认定犯罪性质上的错误、量刑上的错误、在审理确认之诉、变更之诉、给付之诉以及认定合同是否有效之诉时的错误等等。
  错案的发现和认定的渠道主要有:一、通过对上诉、抗诉、申诉案件的审理而发现错案。我国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和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有错误的可以提出抗诉。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或者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二、通过党委、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来发现错案。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案件在得不到法院公正裁判的情况下,当事人只好投诉于党委和人民代表大会以及新闻舆论界,通过这些渠道促使法院依监督程序审理案件,求得公正判决。人民法院只要诚恳接受监督,就能从中发现错案。三、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错案。监督检查就是把对审判人员能否严格依法办案、廉洁执法方面的监督检查和对案件审判的监督检查结合起来,从审判人员的不廉洁行为中发现错案,从错案责任追究过程中发现不廉洁的审判人员。
  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诉讼法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必须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处理,或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这些规定说明,错案必须由本院的审判委员会或上级法院的审判委员会认定。
  错案责任者应承担的责任主要分为法律责任和纪律责任。错案的责任者应当承担什么责任,视其行为的性质和所造成的后果而定。法律责任主要是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因玩忽职守或枉法裁判而造成错案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纪律责任是指给予错案的责任者以纪律处分,其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纪律责任主要适用于虽有违法行为但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和违纪的行为人。
  追究错案责任者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有错必究。只要发现错案,不论是谁办的,不论是在什么条件下办的,也不论是程序上还是在适用法律上、认定事实上、定性上、裁判上,只要发现错误,就要坚决追究,不能只是一改了之。
  责任自负。在审判实践中,造成错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在追究时应分清责任,然后根据责任的大小、主次,区别不同情况予以追究。属于案件承办人的过错而造成错案的,追究承办人的责任;属于有关领导的过错而造成错案的,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区别对待。对造成错案的责任人,该追究纪律责任的追究纪律责任,该追究法律责任的追究法律责任。既要防止以纪律责任代替法律责任的避重就轻现象,也要防止以法律责任代替纪律责任的随意拔高现象。
  纪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我国的一条执纪原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我国的一条司法原则。在追究错案责任时,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纪律或法律的特权。国家审判人员,无论是审判员、助理审判员还是庭长、院长,只要办错案件,都应该受到追究,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逃避纪律或法律的追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