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王涛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王涛的故事
  杜若原 吴厚生
  还是从前的王涛
  1997年5月下旬,王涛正要以“机械行业职工楷模”的身份去洛阳参加机械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可偏巧又接到一封来自湖北大悟县水利局的挂号信。这是一位署名王军生的用户,他个人购买的一台东风三吨轻型车行驶500公里后,刹车出了毛病。王军生看了5月21日湖北电视台播出的王涛事迹后,专门来信向他请教,并留下电话号码,希望王涛能尽快打电话告诉他解决办法。王涛看过信就立即打电话过去,可这个时候对方又不在。王涛这下可急了,这面要出发去开会,那面电话又不通,他怕耽搁了用户修车,刹车不灵,可是人命关天啊。王涛只好把自己的两点建议写在纸上:“一可能是自动刹车板上回位弹簧掉了或者回位不及时。二可能是真空助力泵的摇臂生锈或转动不灵导致刹车板阻滞”,希望用户认真查一下。如果还不行应迅速到就近的东风服务站维修。他把意见和来信一并交给了厂办殷主任,委托他帮忙转告用户,同时要他代为向用户致歉。
  正如王涛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从一个农村青年,成长为工厂的一名共产党员,长了不少知识,懂了不少道理,可以说在我身上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有一点没变,那就是当工人就得好好干活,当了先进、成为共产党员,更得好好干活。”
  1997年5月,东风公司组织“王涛事迹报告团”在全公司范围内巡回演讲。在准备出发去襄樊时,王涛就对领队说,他想到电仪公司要几张仪表电路图。一到襄樊,领队特意向电仪公司领导转达了王涛的要求。电仪公司的同志费了不少周折,终于找到王涛所需要的这几张图纸,赶在报告团专车启动之前送到了王涛的手里。接到图纸,王涛的高兴劲就甭提了,他小声地对领队说:“这次来襄樊,我的最大收获就是得到了这几张图纸。”
  两部“公用电话”
  近两年,由于王涛技术好,为人热情,他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在百里车城迅速传开了,因而慕名找他求援的人特别多,有打电话的,有亲自上门的,也有托人捎口信的,都是想方设法请他去排除汽车疑难故障的。
  王涛的爱人史玉琴就曾几次与人聊天时发“牢骚”:“这部电话装上后就像公用电话,全是找他去干活的。现在我一听到电话铃响,心里就像条件反射,发急,有时都不敢去接电话”。
  1996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天,王涛的徒弟蒋显斌正在师傅家玩,屁股还没坐稳,电话就响了,原来是东风公司动力设备厂运输队的一台汽车变速箱坏了,怎么都挂不上挡。
  小蒋对师傅说:“师傅,这两天工作实在太累了,你平时顾不上家,你和师母都有病,连个礼拜天也休息不了,明天再去吧。”
  王涛笑笑说:“那怎么行,用户正着急,不然不会星期天打电话找我的。”说完,王涛就拎起放在门边的工具出了门,小蒋也只好跟了出去。
  到了现场,小蒋让师傅在一边指导,自己爬到车下面查找原因。经过一番分析,只花了40多分钟就把车修好了。用户激动地说:“真是太感谢了。想不到你们这么快就手到病除,真是名师出高徒呀!”
  用户执意要给报酬,王涛和小蒋坚决谢绝了。小蒋对用户说:“我师傅太累了,身体又不太好,以后有事找我就行了。”说完就留下了电话号码。
  随着小蒋义务服务次数的增多,名气也越来越大了,电话号码也慢慢传开了,车城十堰又多了一部“公用电话”。
  学技术没有止境
  对王涛的采访越深入,就仿佛进入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精神世界。面对荣誉和赞辞,王涛心平如镜,他告诉记者:“我这个人,文化程度不高,脑袋瓜也不比别人好使,能有现在这点本事,完全是靠笨办法学来的。一是多问,凡是不懂的东西都虚心向别人请教。不管是老同志或是年轻人,只要他比我明白,就是我的师傅。弄不明白,我是不会放过的。二是多干,干多了就有了经验。三是多读,就是多学一些书本知识。明知自己没有多少文化,不多读点书咋行?四是多想,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许就有了办法,千万不能蛮干。五是要多写,一个人再有能耐,脑瓜里也装不了那么多的事。碰到疑难问题,表面现象是怎样的,用什么办法解决的,事情过后,我都仔细回忆一遍,记录下来。时间长了翻出来看看,印象就更深。积累多了,抽出时间,认真整理整理,再印出来,让大家都受益,也是件好事。”
  “1996年夏天,一台新车刹车有点跑偏。正常情况下,调好刹车,算不得什么难事。一般司机、修理工都能调好。这台车的刹车,好几个调整工都没调好。交到我手里,折腾了老半天,也没调好。没办法,只好请厂家的服务队员来调。我站在一旁,一直看着别人是怎么调好的。等他们完全调好了,我再上车,照别人的方法,再调它一遍,才算掌握了其中的诀窍。”
  这就是虚心上进的王涛。尽管他已被东风公司确定为工种带头人,仍然对技术孜孜以求,他说:“在工作中,我常这么想,也常对年轻人说,什么是技术?个人学,个人懂,算不得技术。大家都来学,大家都懂了,那才是技术。我总认为,在技术上即使你有点本事,也千万别吹牛,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技术是没有止境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