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俄拉关系起风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3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俄拉关系起风波
  本报驻瑞典记者 章念生
  俄罗斯与拉脱维亚近来关系紧张,瑞典首相佩尔松为此专程应邀前往拉首都里加,欧盟、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等都对此深为关注,美国总统与国务卿也介入此事。波罗的海地区这一形势的发展,颇受舆论界瞩目。
  两国关系紧张的直接起因是居住在拉脱维亚的俄罗斯族居民问题。在拉脱维亚250万人口中,约有70万居民没有拉国籍,其中约55万为俄族人。根据拉脱维亚1991年8月独立后制定的有关法令,俄族人申请加入拉国籍,必须通过拉脱维亚语和历史考试等一系列的程序,许多俄族人因此不能加入拉国籍,无法自由出入,在就业和购置财产等方面也都受到限制。俄指责这种做法为“种族歧视行为”,要求改变这种状况,俄罗斯与拉脱维亚之间的关系因而一直未能“正常化”。3月3日,一些俄族退休工人在里加集会抗议政府增加税收,遭警方驱散,为此俄指责拉脱维亚“严重违反了人权”。4月6日,俄驻拉使馆附近又发生炸弹爆炸事件,两国关系更趋紧张,俄表示要对拉进行经济制裁,包括切断石油和天然气供应,要求拉立即偿还债务等。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等还呼吁市民抵制拉脱维亚产品。
  拉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1997年,两国间的贸易总额约为7.75亿美元,占拉总贸易量的17.6%,其中俄向拉出口的60%为石油与天然气产品。俄罗斯通过拉脱维亚进行转口贸易,拉从中每年至少能收入5亿美元。一旦实行经济制裁,拉脱维亚的经济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对于俄罗斯的警告,美国相当关注。白宫一位官员表示,这场争执对今年1月签署的美国—波罗的海国家宪章来说是一次考验。日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分别致信拉脱维亚总统乌尔马尼斯和俄外长普里马科夫,呼吁双方采取克制态度。奥尔布赖特的信措词强烈,表示华盛顿关注这一危险趋势,告诫俄不要对拉实施经济制裁。
  4月15日,瑞典首相佩尔松突然访问里加,参与调解。芬兰《赫尔辛基新闻》报的评论说,这是俄拉出现争执后首位欧盟国家领导人到访,表示了欧盟对拉脱维亚的支持。欧安组织日前也派员前往里加进行协调。
  就在佩尔松访问里加的当天,拉政府宣布,将根据欧安组织的提议修改国籍法,放宽对在拉俄族人的入籍要求,以使拉脱维亚的立法符合国际标准,为今后加入欧盟作准备。拉议会将于本月23日开始讨论这一议题。目前俄罗斯方面对拉的这一表示反应冷淡,俄外交部发言人说,拉早该采取类似举措,莫斯科现在注重的是行动而不是口头表示。
  此间报道说,俄罗斯之所以在拉脱维亚俄族问题上大做文章,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显示俄在该地区的传统影响,阻止波海国家靠拢西方,防止他们加入欧盟与北约。拉脱维亚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表示,这次欧盟和美国如不作出反应,俄可能对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也采取类似行动。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这场争执牵涉到俄美等大国在波海地区的较量,关系到今后该地区的和平与合作和欧洲安全格局的形成,值得关注。
  (本报斯德哥尔摩4月2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