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针探“电击穴”——记针灸医师王新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针探“电击穴”
  ——记针灸医师王新来
  姜芳
  夜阑人静。一间普通的医院职工宿舍里仍灯火明亮。一位面容清癯的中年人倚靠在被卷上,右腿跷起,捏紧一枚细长银针,沿膀胱经脉的一个支脉刺进去,捻动着,拔出来,换个部位再刺,再捻,再拔……三星偏西,晨曦微露了,偶尔一次银针刚刺进,腿部突如触电似的猛弹,股肌抖颤,一股气流陡然间从脊柱直贯而下,经尾骨、大小腿抵达每个脚趾,精神为之一振。出针后他一跃下床,激动地自言自语:莫非找到新穴位了?得气这么快,反应这么怪,像过电一样,书上没写着,以前没扎过,用它行气止痛,肯定效果不错。又一个人体新穴位被发现了!发现者是河北省针灸学会会员、河北新乐市职工医院针灸主治医师王新来。
  在30余年的临床诊治和理论研究中,王新来发现坐骨神经疼和脑血栓后遗症(下肢功能障碍)的诸多征候都与足太阳膀胱经脉有关,而循经针刺环跳、委中等穴位治疗效果均不太理想。他决心冒险以自身作试验,在体内寻觅到一个可以迅疾通经活络、止疼除痹的新穴位。他独处斗室,用银针在自身足太阳膀胱经脉的三个支脉上寻刺探查,在身上留下了上千个针眼,终于在“灯火阑珊处”找到了“她”。
  新穴位有三个特点。一是穴位新,进针后腿部出现触电般异常反应,反应消失后如施捻转术又复出现,故而王新来医师将它命名为“电击穴”。二是取穴方法新,新穴位采取仰卧抬腿取穴法,使腿与身体保持一定角度。三是效果新,通过河北省科委立题研究,针刺“电击穴”治疗坐骨神经疼及脑血栓后遗症有显著疗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王雪苔,在经过缜密观察与分析后,对王氏电击穴作了如下鉴定:“本项研究取得突出疗效的原因,是发现了一个新穴即电击穴,并且采取特殊体位针刺,这是一个创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